日本列島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使日本人心理內向,註重加強島上的團結以應對外部環境;民族團結和文化認同為日本人相互協調和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從生產方式來看,日本民族的生存主要靠種水稻和捕魚。由於日本是壹個多山的國家,平原很少,水稻種植和引水在古代是壹項復雜的工程,僅靠壹家的努力很難完成,需要多戶的配合。
同時,日本是壹個傳統的漁業國家,以“食魚民族”聞名,尤其是捕鯨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為長期捕撈,很容易產生“五月同舟”的效果,尤其是捕鯨需要多艘漁船的密切配合。在傳統的日本浮世繪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日本集體捕鯨的場景。數十條小船如葉舟,相互呼喚,劈波斬浪,穿梭於巨鯨周圍,或投魚叉,或飛索,其勇敢團結的精神躍然紙上。這種獨特的生產環境無疑對日本人的協調和團結意識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當然,對於扶桑古道來說,日本的社會和家庭組織也有利於增強日本人的群體意識。雖然受儒家文化影響,但日本在家庭方面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強調“孝”,尊重祖先,強調家庭利益;在集體和群體內部強調“忠誠”。中國的五常是“民之義、禮、智、信”,日本的五常是“忠、勇、信”。
在家庭組織上,日本人更看重長子的地位,長子和兄弟之間有嚴格的等級關系。無論是民間習俗還是二戰前的日本法律,都明確規定只有長子才能享有財產繼承權。大兒子婚後和父母住在壹起,成了壹個“家”,其他兄弟要麽長大後像員工壹樣留在這個家裏,要麽只能離開,另設“分家”。
壹般來說,非長子的數量要比長子多得多,所以對於大部分日本男性來說,成年後必須離開家庭另尋贍養。於是,他們傾向於模仿家庭的組織方式,建立賴以生存的社會團體,這就是當今日本社會特有的“家族制”。因此,組成群體是大多數日本人在古代社會生存和生活的重要方式。久而久之,“喜歡抱團”成了壹種社交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