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列島位於太平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處。因為這種情況,日本的地質活動非常頻繁,到處都是火山、溫泉和頻繁的地震。日本每年大約有20000次地震,但大多數都很輕微,人們無法察覺。每年大約有10000次真正感覺到的地震,平均每天4次。最近100年,日本發生了100多次5級以上地震和3級左右地震,每隔壹段時間就來壹次。
地震太多了,日本人已經習慣了。如果不是劇烈的地震,日本人通常很冷靜。事實上,當地震發生時,往往是次生災害可以帶來危害,最重要的是建築物的倒塌。大部分在地震中遇難的人都與建築物的倒塌有關,所以建造抗震建築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地震太頻繁,日本的建築標準法中對所有建築的抗震等級都有要求。根據法律規定,所有建築除非抗震能力達到7級,否則不能進行工程建設,而這壹要求來自於當年的日本關東大地震,在日本造成了驚人規模的人員傷亡和損失。
2005年前後,日本多次修改《建築標準法》,要求房屋和建築物的抗震標準應是能承受6級地震的搖晃,不能倒塌,商業建築應能承受8級地震,不能倒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極大地促進了日本建築抗震能力的建設。日本原計劃到2015年,使國內90%的住宅達到這壹標準。
為了減少地震造成的損失,日本的建築通常采用重量輕、強度高、韌性好的特殊材料。日本的建築結構主要分為四種:木結構、鐵骨架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鐵骨架鋼筋混凝土結構。普通房屋大多采用高強度輕質材料。
房屋抗震主要有三種類型:
壹是抗震性,即難以承受地震的破壞;
二是地震控制,即吸收地震影響的力量;
第三,免地震,即茹柯崗通過結構技巧避免了地震的直接破壞。
日本有豐富的抗震建築建設經驗,所以還是比較熟悉的。只要肯花錢,日本大部分建築工程都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抗震水平,普通地震很難傷人。但是,理論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雖然日本法律對建築工程抗震有硬性指標,但每次地震後,仍然到處是廢墟和受損建築。
要知道,日本的土地是私有的,很多房子,尤其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日式獨院,都是日本人自己建的。是否符合法律標準,地震後才能知道。從現實情況來看,日本有相當壹部分房屋沒有達到法律規定的抗震等級。
日本的獨棟建築大多是輕型材料的木結構,但這種房屋在日本非常受歡迎,因為即使在地震中倒塌也不容易造成太大的損失。無論在哪裏,都有建築物在地震中屹立不倒,但再堅固的建築物,也不可能在地震中絕對堅固。日本每次地震,到處都是房屋倒塌,連核電站都有損壞,更別說普通房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