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醫醫案記載,艾灸的主要灸法是“發泡灸”。這是壹種直接灸的方法,也叫“疤痕灸”。艾條由艾絨制成,點燃後直接貼在患處或體表穴位上。艾條燃燒時,皮膚表面會灼傷、起泡、滲出。本方對輕度燙傷達到祛虛寒、溫陽的目的。
專家表示,有句老話叫“要想平安,李三往往不做”,意思是說,要想健康,可以長期艾灸足三裏穴,長時間保持起泡滲液。發泡灸威力大,但不僅會灼傷皮膚,還會留下疤痕,操作難度大。另外,關節、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適合直接艾灸。所以不建議家庭采用發泡灸。
"艾灸和懸灸的方式更適合家庭."專家表示,所謂艾灸,就是點燃艾條,放在姜片、蒜皮、鹽或藥餅上,然後艾灸患處或穴位。這種做法不僅可以預防燒傷,還可以加強療效。梁文說,姜片有發散作用,常用於外感灸;蒜片有解毒作用,皮膚腫痛發炎時常用;隔鹽灸最常用於治療脾胃病;藥餅由多種中藥制成,根據藥物成分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強化作用。
掛灸是將艾條點燃後懸掛在患處或穴位的皮膚表面上方,通過熱傳導刺激實現艾灸的效果。專家說,艾條在穴位或患部上方旋轉,稱為“旋轉灸”,適用於整區艾灸;艾灸稱為“鳥啄灸”,適用於單點艾灸。針對整個經絡線,艾條在皮膚表面上方沿經絡線緩慢來回移動,可以達到刺激的效果。
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艾灸要註意
禁忌1:所有暴露的部位,如面部、頸部、手臂等。,不宜直接艾灸,以防結疤,影響美觀。
禁忌二:不要在皮膚薄、少筋少肌、孕婦腰部和骶骨、男女小腹、乳頭、生殖器、睪丸等部位施灸。另外,不要直接艾灸關節。另外,不要在大血管、心臟部位、眼球等處艾灸。
禁忌三: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洗手或用冷水洗澡。艾灸後比平時多喝溫水(千萬不要喝冷水或冰水),幫助排出體內毒素。
禁忌四:施灸時註意註意力集中,施灸時不要分散註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註意姿勢和取穴的準確性:註意姿勢的舒適性和自然性,註意取穴的準確性,保證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現代人的衣服很多是化纖、羽絨等質地,容易燃燒。所以施灸時壹定要註意防止降火,尤其是用艾條灸時,防止艾條滾落。艾條灸完後,可將艾條點燃的壹端塞入直徑略大於艾條直徑的瓶中,以利於熄滅。
如果是按療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天連續艾灸,每個穴位持續15-20分鐘,之後隔天艾灸10天,可視為壹個療程。兒童和老人需要更短的艾灸時間。至於時間,艾灸沒有特別固定的時間。可以隨時艾灸。飯前飯後,早晚各壹次,只要飯前不是太餓,飯後半小時到壹小時都可以艾灸,太飽太餓就不能艾灸。
以上內容是關於夏季至日艾灸的註意事項和竅門。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