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音樂
滿族音樂
滿族分布在中國各地,其中遼寧省最多,其次是吉林、黑龍江、河北、北京等地,人口為4299159(1982統計)。滿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有母語,漢語使用廣泛。滿族人過去以狩獵為生,擅長騎射,曾信仰薩滿教。
滿族音樂可分為三類:民歌、歌舞音樂和說唱音樂。民歌有三種:山歌、勞動歌、小曲。內容包括情歌、勞動歌、婚禮歌、生日歌、搖籃歌等等。演唱語言有三種:滿語、漢語、滿語。大多數是以獨唱、合唱或合唱的形式。
“巴音波羅”等民謠在滿語中是豐收的意思。內容是贊美山川秀美、物產豐富,抒發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懷。曲調嘹亮,多為獨唱。《背山調》是壹首牧童的山歌。它由散板的引子、中間部分和結尾三部分組成,具有熱情奔放的演唱特點。《跑南海》是清代鹹豐年間在圖們江至海參崴沿海地區廣為流傳的勞動歌曲。它結構簡單,語言生動,充滿了勞動。比如[]
滿族情歌有《青春歌》、《逃婚歌》、《情根》。婚禮歌曲包括Achabumi和婚禮歌曲Lacongqi。葬禮上唱《解九蓮歌》;慶祝老人生日時唱《世代之歌》。這些大多屬於小唱的範疇。
歌舞音樂滿族傳統歌舞主要有“芒市”和“薩滿”歌舞。(1)莽撞,又名“MaxQin”、“MaxStyle”,意為跳舞。在新年的節日盛宴中,男女主人和客人輪流跳舞。壹人領唱,人人有“空”字相助。這種歌舞在清初進入宮廷,是第壹次宴會。乾隆八年命名為青龍舞。②“薩滿”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原始宗教。薩滿歌舞,即燒香與神共舞,多在慶豐祭天、祭祖、許願、豐收之時舉行。舞者薩滿(巫師)或吳大猷(女巫)佩戴腰鈴,打鼓(又稱抓鼓或單鼓)、鈴、板等樂器,邊打鼓邊唱歌跳舞。這種歌舞有兩種:壹種是對著神靈跳舞,也就是祭拜天地之祖。曲調多為朗誦,節奏穩定,有獨唱、合唱等形式,舞蹈動作簡單;壹種是在山上放百神,音樂類似於中國傳統戲曲音樂中的對聯,有獨唱、對唱、主唱、合唱等多種形式。伴奏樂器主要是鼓。常用的鼓有“老三點”、“五點”、“七點”、“九點”、“十壹點”、“破點”,偶爾也用“兩點”、“四點”,還有壹種玩花的方法。薩滿樂多見於尚調式和貢調式,其次為角調式。音樂結構有四種:①上下句組成的單段;②開頭用引言,中間用長上句短下句的單篇,反復重復,結尾三鼓;(3)類似於號牌的誦經聲;④近似回旋曲形式。壹般音域較窄,沒有大的跳躍,三音列多,往往以第四音為軸,在五度內移動。此外,還有兒童遊戲、歌舞、秧歌、太平鼓。
[薩滿舞蹈]
說唱音樂滿族人擅長講書和故事。由滿族八旗子弟創立的弟子書法和八角鼓,後來發展成為流行於北方的民間藝術。①弟子書,又名印青弟子書,配有鼓和三弦。多以明清小說、戲曲、民間故事為藍本,取材於“巫歌”、“山歌”,以啟承轉合四句結構,曲調流暢。子弟書對京韻大鼓和東北大鼓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②八角鼓說唱。是滿族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常見的伴奏樂器有三種,分別是獨唱、疊唱和團唱(坐),主要是八角鼓和三弦。音樂是民歌、說唱音樂、南北歌、地方戲曲等音樂的結合,適合表現敘事內容。流傳於北方地區的彈弦,是由八角鼓的說唱發展而來的。
樂器滿族特有的樂器多用於跳躍活動,如單鼓、鼓舉、郎、鈴、腰鈴、板紮、響刀等打擊樂器。
新中國成立後,滿族職業音樂家積極從事滿族民間音樂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創作加工了音樂劇《蠶母》、神話舞劇《珍珠湖》、器樂《奔火塘》、歌曲《壹只吉祥的鷹從滿族鄉飛來》。著名的滿族音樂家包括古琴師樸雪齋,作曲家,,歌手許和關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