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蠶的適宜飼養時間。木薯蠶適應性強,華南地區5-165438+10月可正常飼養。為了達到養木薯蠶又不影響木薯產量的目的,最佳時間應該是8月-65438+10月木薯長勢旺盛的時候。此時氣溫較高,木薯生長旺盛,葉片多,有利於采摘木薯葉片,餵養木薯蠶,不影響木薯產量。
3.良種的選擇:蠶種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飼養的成敗、產量和質量。實踐證明,適宜在廣西繁育木薯蠶種的“黃白”和“南蠶1號”是最好的。目前,這些蠶種由武鳴縣蠶種站供應。
3.蠶卵是綠色的。蠶種買回後,放在相對濕度90-95%,溫度25-28℃的環境中。高溫烘幹時,農村可用瓦罐或土盆盛五分之二左右清涼幹凈的井水,然後將蠶種鋪在小筐裏,掛在靠近水面的瓦罐裏,用濕布蓋上瓦罐口。孵化成蟻蠶大約需要8 ~ 10個晝夜。
4.采蟻:螞蟻孵化後,將嫩木薯葉切成小塊,薄薄地蓋在蠶體上。螞蟻附著後,輕輕采集蠶匾上的木薯葉進行單獨培育,使當天采集的螞蟻不能混在壹起,避免發育不均勻,飼養管理困難。
5.木薯葉的采摘、運輸和貯藏。養蠶用的木薯在哈裏森很新鮮,營養價值越高,吃的就越多。采葉宜在早晚進行,大齡期宜采用快速采摘運輸,避免日曬熱變質。儲存樹葉時,適當灑水,存放在陰涼幹凈的地方。
合理給葉。餵葉子既要保證蠶吃飽,又要節約葉子。幼蠶以成熟幼嫩的葉子餵養,切成小方塊餵養,5歲蠶可全葉餵養。
小蠶的飼養。1 ~ 3歲是小蠶期,是基礎,要精心飼養管理。合理調整飼養環境,精心挑選幼蠶用葉,清除蠶糞,及時擴大蠶巢,經常用漂白粉給蠶消毒,預防疾病。
⒏飼養大蠶。蠶是絲腺生長的關鍵期,要有好的葉片和充足的食物,經常通風,及時除沙和膨大。防蟻防鼠,洗葉濕餵。每隔2 ~ 3小時餵壹次,白天黑夜不間斷,防止蠶餓死減產。
⑨睡眠管理。木薯蠶要經歷四次睡眠蛻皮,期間蠶體生理變化復雜,體力消耗大,抵抗力減弱,易患疾病,必須精心呵護。防止饑餓和睡眠、高溫、陽光直射和強風的管理。睡後餵鮮嫩的葉子,註意不要給太多葉子。
⒑管理。木薯蠶剝皮四次後進入5齡,吃飽後5-6天逐漸少吃。排出大量軟糞和粘液,身體變短變透明,爬到高處。這是成熟蠶的特點,可以拿起來掛起來。最好用塑料網或半幹的帶葉楊樹枝作為包衣材料。蠶結繭後3天左右完成吐絲,5天左右化蛹。當蛹變成褐色時,用剪刀從繭的穿孔端剪開1/2的繭長,倒出蛹。剪繭時,不要傷蛹,保持繭皮潔白、幹燥、無汙染。
合理的摘葉養蠶和發展木薯蠶繭生產是木薯副產品的再利用,可以直接增加木薯種植的經濟效益。木薯抗旱、耐鹽、適應性強。適合荒山荒地的開發利用,近年來發展很快。養木薯蠶是壹項投資少、見效快的致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