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鼓是佤族的壹種打擊樂器。歷史悠久,形制簡單,發音低沈,應用廣泛,曾流行於雲貴高原。
唐宋時期,佤族木鼓的鼓頭是牛皮做的,鼓頭下鼓身周圍有20個木柄。鼓身有扁平的長音孔,內部有鼓舌和鼓齒,可以制造回聲效果。鼓身左右兩側各有壹個音槽和壹個中間窄兩端寬的方形音窗。
佤族木鼓壹般長約2米,直徑0.5至1米。鼓有兩種:公鼓和母鼓。它的材質,大小,音色都很不壹樣。
與女鼓相比,男鼓音節較低,音色較重。它由馬盈盈樹制成,長1.8米,直徑66厘米..女鼓音節較高,音色清脆,材質為紅樹,長1.5m,直徑62cm,比男鼓略小。
唐宋時期,佤族打木鼓時用兩根鼓槌,長約40厘米,兩頭粗中間細。佤族人在打鼓時,手握壹根木槌的中間,邊跳舞邊敲木鼓的兩邊,會發出“咚咚”的聲音,這種聲音可以傳到數裏之外。
有時佤族也可右手持鼓槌,左手持竹片,雙手輕敲鼓的中部,發出“咚”“咚”的聲音,時而統壹,時而交錯,節奏豐富多彩。
據宋代學者李牧的《太平玉蘭》記載:
號召人民親近我們。如有呼喚,取空料十余尺,立於中庭,立於杵旁,四五裏聞如鼓。當人們聽說這件事時,他們都去開會了。
可見木鼓早在唐宋時期就在雲南流行,是古代佤族用來號召集會的。後來清代學者李宗雲在《錢驥》壹書中也有關於這種木鼓的記載:
臨近村莊,* * *在高灘建了第壹層樓,叫做聚堂。用壹根木桿,幾尺長,空空如也,吊在上面,就叫長鼓。如果有什麽不公正,就上樓去抨擊,各村都會聽說。
此外,清代佤族風俗圖中還出現了佤族男女站在木鼓兩側,手拿竹片敲打的圖像。唐宋時期,勤勞智慧的佤族善歌善舞,生活在中國西南部森林茂密的佤族山區。在每壹個佤族村落裏,都至少有壹對放入村裏的木鼓。
還有,在古代佤族的眼裏,他們認為木鼓是上天的神器,是最高貴神聖的樂器,把制作木鼓的日子視為佤族盛大的宗教活動和盛大的節日,稱為“拉木鼓”。
在這壹天,古老的佤族載歌載舞。這種歡快熱烈的場面後來發展成為獨特的瓦拉木鼓舞。在拉木鼓的路上,即使是平坦的道路上,人們也故意放慢速度,讓大家盡情飲酒、載歌載舞。
這壹天,寨子裏放炮,宰牛,人們可以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村口會舉行祭祀儀式,然後制作木鼓作為召喚的信號和大型歌舞活動的打擊樂器。
木鼓樹是古代佤族制作木鼓的原料。在瓦語中稱為“庫洛”和“克拉”。它由壹整根粗大的原木制成,以紅毛樹、香椿樹或櫻桃樹等堅硬樹幹的下部為材料。
古佤族木鼓樹有的剝去樹皮,壹般光滑無裝飾,有的壹端刻有牛頭或人頭,有的刻有三角紋或斜紋紋。後來在雲南出土了壹個古佤族木鼓。鼓長155厘米,厚端直徑50厘米,音孔長110厘米,寬10厘米。
木鼓鼓源於遠古時代佤族世代信奉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在佤族中,有許多關於木鼓的民間神話傳說,它們與祖先的神靈崇拜和祖先崇拜密切相關。拉木鼓、獻木鼓等壹系列圍繞木鼓的活動,構成了古老佤族莊嚴而熱烈的盛大節日,是佤族傳統音樂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