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楊春霞和馬永安主演的《杜甫山》是在所謂的“八大樣板戲”之後問世的,但它可以稱得上是現代京劇中的壹部“有骨頭的老戲”。誕生於1963,最初由寧夏京劇團移植到同名評劇。
寧夏京劇團遠在西北,但主要演員都是北京人(原總政治部京劇團),也有名氣。1963年春天,團裏在東北旅遊期間,觀摩了沈陽評劇院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杜甫山》,被其內容的傳奇色彩所感動,覺得更適合用京劇來表現。不久,由尹元和、孫秋田執導,李、主演的影片被移植並搬上舞臺。
與此同時,杜鵑山引起了北京京劇團的興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邱、率先推出了杜鵑山。“四大熊”之壹的馬在劇中飾演“鄭創造”的角色,綠葉撐紅花,可見其陣容之強大。
1964年,第壹屆全國現代京劇演出在北京舉行,兩位“杜甫山”壹起參加,都引起了轟動。相比之下,有過從軍經歷的李和的表演則帶了壹種強烈而質樸的風格,似乎更受好評。邱由衷地稱贊李比他打得好得多。
周恩來總理觀看了寧夏京劇團的演出,並給予高度評價。演出後不久,文化部指示長春電影制片廠派員赴寧夏將《杜甫山》搬上銀幕。經過壹番緊張的排練,劇組趕往長春,但在途經北京時,文化部通知他們“暫停拍攝”,因為江青緊急將李麗芳調往上海出演《海港的早晨》(後改名為《海港》)。
轉眼間,我遇到了“文化大革命”,“杜甫山”停了。
1968左右,北京京劇團《沙家浜》的編劇汪曾祺接到指令,將《杜甫山》由原劇改編,由此產生了壹座杜甫山,後改名為《杜泉山》。
《杜泉山》仍由邱主演,他精心設計了主要唱段。可惜,這個草案沒有通過,於是邱失去了上臺的機會,不久就去世了。
就在這期間,上海的王淑媛(原劇作家)和李忠誠(後上海京劇院導演)也在改編杜泉山。於是,中央有關部門決定與京滬合作,成立了由王淑媛、李忠誠、汪曾祺、楊宇民四人組成的創作組,對汪曾祺的《杜泉山》進行加工整理。我是那裏的中學生,在國慶演出的壹種戲劇廣告裏看到過《都泉山》。
1970年,劇本定稿,恢復杜甫山稱號,但主要人物何翔、五鬥、文琪九子改名為柯翔、雷剛、文七九。隨後選了很多演員,主演也基本敲定,但柯翔壹角卻遲遲未定。
1971 5月的壹個周末,上海京劇團的楊春霞表演完《海港》回家吃飯,突然接到團裏打來的電話,說是周壹馬上去北京報到,讓她做好長期離開上海的準備。當楊春霞登上飛機時,時任國務院文化組成員的余慧勇(後來的文化部部長)已經在機艙裏,通知她已經確定擔任《杜甫山》的主角柯翔。
1972年,《杜甫山》正式上線,風靡全國。
毛澤東總統看後覺得音域太寬,有些地方音調太高,很難唱。他建議做壹套低音設計,方便民族唱法。所以《杜甫山》破例了兩套唱腔。
周恩來總理壹直關心《杜甫山》的改編和演出,經常安排《杜甫山》招待外賓。記得在報紙上看到《杜甫山》去阿爾及利亞訪問演出。
1974年,杜甫山被拍成電影,在全國播出。許多老戲迷稱贊它“京劇味”。
-長江日報1997 9月12長江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