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是以藝光的身份租用了石蘭方伯家廟的鐘鼓。石蘭是當時重要的杉木集散地,有近千名杉木工人,石灣有大量陶瓷工人,工傷事故也很多,而附近受傷的醫生數量有限。憑著潘日舒當年的名氣和梁的聰明,開館時生意興隆。後來由於醫術好,名聲大振,生意興隆。於是,方博寺鐘樓兩側以五十兩白銀裝飾,並以寶源堂為堂號,立梁財新壹光的石頭招牌,成為梁財新的總店。
梁采信本人無子女,其兄梁將長子藍昌、次子桂昌收養給梁采信。他跟著學校,當了主治醫師。清末民初,在孫梁冠之(桂長之長子,次子)主持下最為興盛,每天同時開六張醫桌。跌打金瘡的治療如此著名,以至於佛山有句俗語“蔡亮信駁骨,雞爪換鴨爪”。益光持續擴張,中成藥銷量翻番。鼎盛時期,除了總店外,西棧、東棧、南棧都是自己建的,作為診所和藥鋪。雇傭長工200余人,車間內有粉碎藥材的碾舟12艘。壹光只有兩個人整天工作才能用。梁彩新除了長期積累的臨床經驗外,尤其擅長駁骨和治療跌打骨折,在跌打損傷、疼痛呻吟、按壓止痛等藥物的配制上更是獨具特色。梁彩新配制的外傷止痛散,主要成分是鴉片,作為麻醉劑使用,止痛效果好,受到重傷員的歡迎。
民國以前,梁家整體經營。民國三年(1914)關良去世後,梁家由中央集權轉為地方分權,先後在廣州設立了6個圖書館,在佛山設立了4個,在港澳、江門、韶關、容奇、大良、西南地區設立了3個,梁財信的招牌隨處可見。梁彩新在壹光的生意從專註醫藥變成賣藥。民國以前,梁采信的各種跌打損傷藥品只供應給來義光治療的傷者,少量供應給出國時要求購買少量防身的外商或當地華僑。
民國以後,梁采信的名聲遠播,他制作的藥丸、膏藥、藥酒逐漸成為商品,有了壹定的市場。另外,制售外傷藥利潤豐厚,而且制作簡單,成本小,利潤大。而且外傷藥的單方和制造技術對外保密,對內卻公開。因此,梁家後人在制售藥品方面獨辟蹊徑,有十幾個商標品牌,包括日本牌、松鶴牌、太極牌、牌、五香牌、三香牌、金輪牌等。外傷藥除了在國內銷售外,還通過港商夥伴與田豫的關系,轉賣到美洲、南洋等地。主要銷售品種為跌打丸、跌打膏、跌打酒。
在集中管理轉向分散管理的同時,出現了十幾家藥廠。曾孫梁在佛山北盛街開辦博物館,雇了6個長工和壹批臨時工,在中國有100多家代理店。孫子梁道生在佛山豆豉巷掛牌做生意,有幾個員工。關雎的孫子關孫位於廣州,主要從事藥品的制造和銷售,工人有幾十人。梁家的藥廠有上百名員工。在家族內部的爭鬥中,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經營,或以物質取勝,或以地理環境為主導,或以雄厚的資本和優良的定價,甚至通過降價來搶占市場和追求業務進步,因此石蘭祖普的業務逐漸被分號取代。益光和梁在佛山北盛街的作坊,以前經營得還不錯。1937年,梁病逝,由他的兒媳匡主持。1938年,佛山淪陷,店鋪和作坊全部被日軍查封占領。1939佛山主幹街重新開業,恢復生產銷售藥丸。因為缺乏經驗和資金,無法和廣州兄弟抗衡。建國後65438年至0956年,以廣礦方慧名義參與公私合營,並入佛山中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