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按設計尺寸做11長板和30短板,用膠木銑槽。然後做四個桌子承重材料,組合成壹個桌子承重架。然後將四條桌腿依次卡在桌子支撐架上,最後在上面安裝壹個長短交錯的方格桌面。以下是具體步驟。
桌子由四個桌撐和四個桌腿組成,接頭由創意三叉榫組成。桌架尺寸為450mm*1020mm,木材尺寸為30mm見方。桌面采用11橫板和30豎板,板尺寸為30*10mm,交點用卡子和榫頭相互咬合。
整個桌面是由11塊橫板和30塊豎板交叉而成的格子桌面。首先用膠木在厚30mm、寬450mm、長不小於300mm的木板上銑出桌面,按設計尺寸銑出110 * 15mm的1個凹槽。
完成後,用電鋸切割出30塊10mm厚的木板。同理,按設計尺寸做11長橫板,然後用細砂紙打磨掉木板上的木屑和灰塵。
桌子支架是由兩個長(橫)和兩個短(豎)桌子組成的框架式桌子支架。兩個長(橫)端用膠木銑床銑出上面15*15mm的榫頭和凹槽,裏面也銑出15*15mm的榫頭和凹槽。
在兩個短(豎)端的外側,用膠木銑出壹個15*15mm的榫,再用手工鑿出壹個圓榫,使之成為圓直徑為15mm的榫..
桌子的四條腿也是30*30mm的方木,長450 mm,根據設計在桌腿上端用膠木銑出壹個15*15mm的方榫。
因為這個桌子是純榫卯結構,所以制作的時候對榫卯的標準要求會非常高。最好能輔助壹些電動工具,另外要選擇密度高,有壹定硬度的木材。
是時候表演真本事了!很多木友問我“三塊木頭相交形成的結構是怎樣的?”下面就來揭秘壹下。其實很簡單,由三組榫頭組成,其中壹組需要做成圓形,然後組裝。
具體來說:首先將臺面軸承的短(豎)圓榫端夾在長(橫)榫端上,註意圓榫朝外(反方向)。
將桌腿(方榫)卡入榫槽,然後將圓榫端逆時針旋轉90°。方材歸位後,三塊木板相交,相互咬合,形成了傳說中的“三叉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