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南京等地的元宵節是小年。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迪篡權奪權後,南京人對他的殘暴暴政怨聲載道,又通過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懷念末代皇帝的寬大,於是元宵節就成了南京的小年。
其他淡季時間:
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三。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皇室在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儀式。為了“省錢”,還順便祭拜了竈神。因此,北方地區的人們也提前壹天在臘月二十三慶祝新年。
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
早在宋代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在南方大部分地區,至今仍保持著這壹天慶祝小年的古老傳統。
江浙滬:除夕前壹天
江浙滬習慣稱除夕為“年夜飯”。相應的,除夕的前壹天晚上被稱為“除夕”,這壹天也被稱為“除夕”。歷史上,臘月二十四晚上,吳人稱之為二十四夜,是送竈的日子,因為叫小年三十。
四川、貴州部分地區:除夕
在中國西南的壹些地方,人們會度過除夕,他們的新年通常在正月十四或十五。
南京小年元宵的習俗;
秦淮燈會
每年元宵節,南京最重要的就是看花燈,秦淮燈會也因此享譽海內外。正月初壹至正月十八在夫子廟舉行的“秦淮燈會”始於六朝,盛於明清。秦淮燈會又稱“金陵燈會”,是歷史上流傳於南京的民間文化活動,主要在每年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它是中國最著名的燈會活動,也是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天下第壹燈會”、“秦淮燈會天下第壹”的美譽,是中國唯壹的大型綜合性燈會。
秦淮燈會歷史悠久。早在南朝時期,建康(南京)就出現了舉行傳統元宵節的習俗,這是中國第壹個元宵節。明初以後,秦淮河上最初的掛燈籠的船(俗稱“燈籠船”)聞名天下。
歷史上的秦淮燈會主要分布在南京的秦淮河流域。20世紀以後主要集中在夫子廟地區,現在已經擴展到十裏秦淮東側的五裏段。核心區包括夫子廟、瞻園、白鷺洲公園、吳故居、江南、中華門、老門東、弘基遺址公園、中華路、平江府路、瞻園路、皮皮路。
秦淮燈會通過紮燈、花燈、賞燈、玩燈、制燈等多種形式,營造出“萬千星朽於天,萬眾翻於廣庭”的美好意境,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和追求。其他民間文化藝術,如南京剪紙、空竹、打結、雕塑、皮影、動物舞蹈、秧歌、踩高蹺等。也迅速發展起來,對中國其他地區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活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秦淮燈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人文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影響。作為壹項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動,它是南京人延續和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間。長期以來,它已經成為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本地和外來的文化藝術貫穿元宵節,構成了它的藝術內涵。
吃元宵
南京的習俗是在正月十五吃元宵,這意味著團圓的花園,也意味著壹年快樂的開始。以前南京人壹般都是年前買好糯米,在秦淮河或者井水裏洗幹凈,然後放到外面晾幹,再拿到磨坊加工成粉。後來加工機有了,就直接碾壓了。現在壹般糧店都有現成的糯米粉。元宵節前壹天買的,用面粉擦了壹下,放在篩子裏。搓元宵時,有的放黑芝麻餡,有的放硬幣。早上起來,家裏每個人都會吃幾個元宵。晚上回到家,壹家人又會聚在壹起,吃個飯,吃完飯壹起去夫子廟看燈。今年就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