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武夷巖茶(大紅袍)生產工藝的技術特點

武夷巖茶(大紅袍)生產工藝的技術特點

武夷巖茶(大紅袍)以其優良的品質和獨特的“巖骨花”深受人們的欣賞。品質優良的生產無非是:壹是有獨特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二是有豐富的適合烏龍茶的品種資源;第三,歸功於獨特精致的制作工藝。其傳統制作工藝有10道工序,環環相扣,缺壹不可,其中“雙萎”、“望青、望大綠”、“回水曬青”、“雙炒揉撚”、“低溫長曬”是茶葉品質的關鍵環節。

在制作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茶葉品種,嚴格的采摘標準,運用精湛的烘焙工藝。烘焙巖茶的流程是:萎雕、做青、殺青、揉撚、烘焙。巖茶交替做青、搖青、手工制作。將曬好的茶青放入水篩或搖青器中,不斷旋轉翻動,使葉緣摩擦。青搖次數由少到多,力度由輕到重。間歇時間由短到長,反復5~7次。後期如果青抖不足,以拍手為輔。全程8 ~ 12小時。因茶樹品種、氣候、曬傷程度等不同,返青的數量和程度也有所不同,即“見綠為綠”、“輕萎重搖”、“重萎輕搖”。

巖茶的烘焙特點是高溫水烘焙和文火烘焙,形成獨特的火力。武夷巖茶有獨特的風格。“杯小如核桃,壺小如香櫞。每次倒的時候都舍不得咽下去。先聞其香,再嘗其味,細嚼慢咽,善解人意”(隨緣美食榜)。湯的第二個泡泡露出來了。茶湯的香氣從口腔進入,從喉嚨通過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三調”,可以鑒別出巖茶上品的香氣。更有“七泡更香”。大紅袍是千年古樹,稀世珍寶。後九龍科的陡崖上只剩下四株植物,種在半山腰的石壩圍欄裏。巖石縫隙裏的泉水滋潤著它們,不用施肥也能繁茂生長。每年5月13-5月15在高架天梯上采集,產量稀少,被視為稀世珍寶,是元明兩代皇室的貢品。

武夷大紅袍屬於單樅加工而成,品質優良的“名樅”。所有的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做工精致而特別。成品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巖韻特征明顯。喝完之後在牙齒和臉頰上留香的時間會很長,而且原茶沖泡9次後依然有桂花香。被譽為“武夷茶王”。

  • 上一篇:柿子樹的歷史故事
  • 下一篇:秋景式月餅皮配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