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註重崇尚倫理道德、人文理性、強調和諧理念、崇尚憂患意識等。學習和研究中國的這些傳統文化,進而繼承、弘揚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加強國民全面素質教育的培養,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民俗文化,又稱傳統文化,是指民俗和生活文化。也指共同生活在壹個國家、民族、地區的人們所創造、享有、傳承的風俗習慣。它是普通民眾(相對於官方而言)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壹系列無形的事物、民俗和人們的日常生活。
文化是壹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建設是壹個民族靈魂和精神世界的建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宣揚忠、孝、仁、禮、誠、恥,謹言慎行,嚴於律己,改邪歸正等道德規範。
千百年來,它鑄造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靈魂,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性格,培養了全民族追求和諧、謙虛有禮、誠實克己、與人為善、勤政廉政、勤政勤勞、忠誠愛國等優秀品質。中華傳統美德的形成,高尚道德價值體系的建立,離不開傳統文化的長期孕育。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文明發展傳承下來的寶貴道德文化遺產,它包括優秀的民族素質、優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感情、良好的民族禮儀等。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形與魂。
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目的是在新形勢下繼承、弘揚、完善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融為壹體,與革命傳統相結合,賦予新的時代內容,容納新的時代精神,實現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