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的歷史相當悠遠,早在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使用弓箭了,最早的弓箭很簡單,用壹根樹棍或竹竿就做成了,對於弓箭最多的記載是春秋戰國《考工記》,要想制造壹把好弓需要幹、角、筋、膠、絲、漆,合稱“六材”。
中國相對於日本來說制造弓是非常麻煩的,日本的弓稱為“和弓”,古代也被稱為大弓,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弓箭,比起英格蘭弓還要長,長度大概有2.2米,這麽長弓是很難操控的,而在明治時期之前,日本人平均身高不過1.5米出頭,他們為什麽要制造這麽長的弓?
日本弓是出現在繩文時代(公元前13000年),最早的和弓叫“丸木弓”,丸木弓的雛形是吸收了漢弓的特點和曲線,由於丸木弓射出的力量非常大,中箭的人十分痛苦,因此在平安時代中後期和鐮倉時代有“阪東武士天下無敵”的說法。
和弓雖然分為丸木弓,重漆弓,重藤弓,笱即弓,伏竹弓,三枚打弓和弓,四方竹弓,竹木復合弓胎弓,但最古老的丸木弓是最經久耐用的,丸木弓是單體弓,使用年限為35年,每年的產量為55萬張(目前產量)。
丸木弓也是日本初中、高中、大學,弓道社團的必用弓箭,我們要說的2.2米長的和弓也是丸木弓,丸木弓是日本最早的弓箭,由於早期日本是沒有畜牧業,也就沒有我國生產的壹些角、筋之類的。
為了增強硬度,日本使用油進行浸泡,在綁上繩子,壹把弓箭就成了,不過日本人富有匠人精神,沒有多余的材質,就利用材質本身優點來打造弓,丸木弓在外形上,上弧部分占弓長三分之二,下弧三分之壹。
這跟正常的弓箭比肯定是破壞了平衡,不過當弓箭拉開之後,手的位置剛好避開弓的震動節點,在拉滿弦的狀態下,丸木弓在比例上,完成符合“黃金分割”,因此和弓也被譽為弓種當中最美的弓形。
日本打造出這種弓箭也是由於取材方面,正所謂沒有辦法,就創造辦法,那麽這種長弓有用嗎?1271年,忽必烈稱帝,建立大元,就壹邊攻打南宋,壹邊遠渡日本,本來元利用鐵炮占了優勢,然而元副將劉復亨被壹箭射中,和弓的出現讓兩軍陷入僵持,最後風暴來襲,元軍死傷1.3萬人,只能撤退。
明代時期抗倭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對日本弓也有這樣的記載:“矢皆重,弓皆勁,發皆不遠。不輕發,發必中人,中者必斃,故人畏之。”
(圖文來自網絡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