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療法醫學主要集中在結構和材料上。當我們從對抗療法的角度思考身體時,我們會想到可以看到和量化的東西。例如,當我們想到血液時,我們會談到白細胞計數或血紅蛋白水平。我們討論血液的物質方面。在中醫裏,我們最關心的是功能。中醫專註於氣的活動,並考慮其運動。當身體的所有區域都處於適當的平衡,氣順暢、均勻、平靜地流動時,壹個人就會健康。例如,如果氣的運動停留在某個特定的區域,或者如果氣不足,就會出現問題。氣無法量化。沒有驗血和x光可以檢測到氣。相反,中醫必須使用其他方法來檢測是否有問題。
當中醫提到肝或脾時,不熟悉中醫的人會想到真正的器官肝或脾。但是當壹個中醫說肝臟有問題時,這並不意味著肝臟壹定有病。中醫中的肝臟系統覆蓋了比簡單的實際器官更大的身體區域,中醫再次更關註功能而不是結構。
對抗療法醫學和中醫是非常不同的範式。這兩者之間很難翻譯。這就是為什麽壹個人從對抗療法醫生那裏得到的診斷對中醫醫生來說往往無關緊要。例如,如果妳告訴中醫妳有偏頭痛,他或她仍然會問很多問題。疼痛到底在哪裏?妳有這個問題多久了?妳會如何描述疼痛?伴隨疼痛的還有哪些癥狀?這些和其他問題的答案加上中醫診斷方法(脈診、舌診、指甲診等)。)幫助中醫了解潛在的情況。中醫從業者使用許多不同的參數來達到潛在的條件。這種基礎疾病(如血瘀、氣虛、濕熱等。)就是被治療的。因此,治療的目的不僅僅是控制癥狀,而是恢復平衡,從而壹起消除癥狀。這是中醫很難進行自我治療和自我診斷的主要原因。理解中醫的診斷和治療原則需要多年的訓練和實踐。訓練有素的中醫是最能有效地診斷和治療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