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在對全市範圍內的紅色革命遺址進行整體規劃和保護工作,將首發上海紅色文化地圖。 作為壹座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城市,上海包含了大量革命者的足跡和革命遺存,有中***壹大會址、中***二大會址、孫中山故居、魯迅故居、周公館、毛澤東故居等在內的壹大批紅色革命遺址。它們反映了中國***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並取得革命勝利中間所經歷的艱辛歷程和發展線索。
保護紅色文化,上海壹直在努力。
2011年,上海市委全會通過的文化發展決議中明確要求“保護上海革命歷史文獻文物,修繕壹批中國***產黨早期在滬活動紀念地,增強上海作為革命聖地的影響力”。
2016年,上海市政協開展重點協商辦理“切實挖掘保護紅色資源”提案專題活動。按照計劃,上海將從2017年起至2020 年底,逐年安排資金,保護修繕具有安全隱患的革命史跡;提升壹批革命史跡保護級別,適時向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申報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2017年初,上海市文廣局啟動對全市革命遺址保護利用規劃的編制工作,邀請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林及團隊參與編制。
上海市文廣局文物保護管理處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雖然上海有眾多紅色遺產,但此前的保護工作常針對單體建築,缺少全市層面的整體規劃。為了更好地對紅色革命遺址進行保護,上海市文廣局決定首先進行整體規劃,再落實單體建築的保護。
目前,專家團隊正在對上海市200多處紅色革命風貌歷史遺存進行系統梳理、建檔和研究,評估其精神、資產、風貌等方面的價值。未來,上海將建立相關歷史文化風貌保護機制與導則,提出針對200多處保護場所和空間的具體保護內容、保護要求和保護策略。
與此同時,上海正在編制上海紅色文化地圖。
上海紅色文化地圖由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及上海市測繪院合作編制,地圖或將收錄上海全部的紅色史跡、革命遺址等,成為迄今為止最全的壹張上海“紅色地圖”。
上海市文廣局相關工作人員透露,這張地圖或將於2018年7月在中***壹大會址首發,今後將在中***壹大會址、上海博物館等重要文博場館免費發放,供市民取閱。和以往傳播方式不同,這張上海紅色文化地圖還有電子標簽,市民可在壹些文博場館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瀏覽或下載。通過以上工作,上海將形成壹個完整意義上的紅色革命文化風貌保護體系,將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推進中***誕生地發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