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名單中,土坑村榜上有名。近日,筆者走進了這座完整反映了相關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當地民族特色的古村落。
土坑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據介紹,福建莆田貴族柳宗孔因躲避“京南之變”,舉家定居於此。明永樂、清乾隆年間,劉後裔在南北兩側分四排修建,古建築40余座,形成綿延數百米的壯觀古建築群。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土坑村古民居建築群落現占地面積26860平方米,明清建築27座,有民居、祠堂、寺廟、書院等。
穿梭在古村落中,四棟是完整的三進五開間,其余是兩進三開間。建築風格多為鬥穿式結構,硬山屋頂或卷棚屋頂,屋脊高聳,各種雕塑,圖案古樸,令人目不暇接。
大大小小的石獅子,或蹲或立或臥,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如石柱、石鼓、石花架,隨處可見;古建中擺放著古陶瓷大桶、小銅鑄鍋、木墊,具有獨特的閩南建築風格。
據村裏的長輩說,劉在清朝乾隆年間合夥買了18的有桅帆船,從海上去關東做生意。最終,他變得富有,被稱為“劉百萬”。其三重甲古民居更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欣賞價值,受到古建築專家學者的青睞。
走近“劉百萬”古,14對著高約1.5米的旗桿青石十分顯眼,標誌著要做狀元的盛景,古建築占地1739平方米,據說有100個門,99個窗,42個房間,11個天井,很神奇。
除了古色古香的明清時期,土坑村的民俗風情也引人入勝,“土坑戲”、“北關樂”、“打鄭谷”、“吃祠堂”等傳統民俗活動依然可見。風俗、生活習慣和閩南文化在這裏壹脈相承。
遺憾的是,現存的27座古建築,有的被廢棄,有的倒塌,住在古建築裏的人大多搬走了。只有幾個老人戀戀不舍,偶爾有村民回到古建築裏溜達。
“以前大錯住著十多戶人家,近百人,場面很熱鬧。現在三戶四口人。”76歲的林阿婆住在“劉百萬”古樓裏,她說,“大樓裏的後人都出去打拼了,在外面蓋新樓,我和老伴卻喜歡住在這裏。”
曾經住在另壹棟古樓的83歲的陳阿婆雖然搬了新家,但還是經常去古樓看看。“為了讓百姓有個團聚的地方,現在這座古建築被後人自發修復,仿佛回到了過去的繁華時代。”陳阿婆說。
對此,後龍鎮副鎮長劉宗強表示,土坑村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後,以“搶救第壹,重點保護”為原則,開始保護古村的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並委托廈門大學閩臺建築研究所承擔了土坑古村保護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將最具特色價值的18座古建築列為重點保護。
此外,土坑村還被列入泉州首批“20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壹個歷史文化名村正在重鑄古老的閩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