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先生是安徽懷寧人,李大釗先生是河北樂亭人。“南北”不是指兩位先生的故鄉,而是指上海和北京的主要活動區域。
陳獨秀在上海,李大釗在北京。他們在當時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兩座城市,書寫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陳獨秀創辦《新青年》。許多人是通過五四運動認識陳獨秀的。事實上,在五四運動之前,陳獨秀就已經名滿天下,尤其是年輕人。
陳獨秀是晚清學者。當時,所有的文人都以考秀才、舉人為畢生追求。陳獨秀雖然是個讀書人,但他特別痛恨科舉制度。當時他媽媽哭著求他考。
在那個封建迷信的社會,陳獨秀有著與眾不同的思想。雖然受過傳統儒家思想的教育,但他壹直向往民主和科學。
當時陳獨秀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是當時很多年輕人心目中的“武器譜”。當時幾乎沒有不知道陳獨秀的青年學者,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國民偶像”。
他的《新青年》影響很大。當時年輕的毛爺爺視陳獨秀為楷模,蔡元培對此印象深刻。蔡元培壹當上北大校長,就邀請陳獨秀到北大任教。
李大釗提出了“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理論。當時,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許多有前途的年輕人都在探索救國的道路。
李大釗先生早年留學日本,曾就讀於早稻田大學。在學校,大釗先生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
回國後,李大釗開始鼓吹以“俄國十月革命”為藍本的救國主張。陳獨秀先生的《新青年》雜誌使李大釗先生的思想在中國流行起來。
這兩位偉人後來在北大相聚,正是他們領導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改變了許多年輕人麻木的封建思想。
五四運動後,陳獨秀被捕入獄,李大釗先生僥幸逃脫。陳獨秀被北洋軍閥囚禁了三個多月。要知道,陳獨秀在當時的中國可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最後北洋政府迫於輿論壓力選擇了釋放他。
陳獨秀出獄後,到武漢宣傳社會主義革命。當時湖北的軍閥嚇壞了,馬上把陳獨秀送回北京,阻止他在武漢“折騰”。
回到北京後,北京警察局聞訊,準備再次逮捕陳獨秀。李大釗得到消息,立即雇了壹輛騾車,化裝成會計先生,隨陳獨秀掩護北京。
在這輛騾車上,兩位當代奇才在路上討論,成立了中國* * *生產黨。兩人在騾車上擊掌發誓,壹定* * *壹番大業。
就這樣,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 * *生產黨,名稱“* * *生產黨”由李大釗先生命名。
最後,我借用壹句名言來形容他們:“李,兩顆星星,是漫漫長夜,我們很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