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簡介:
中國文化,或稱中國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華夏文化、中國古文化、中國古文化、國學,壹般被研究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稱為“漢學家”,而中國人則常被稱為“國學大師”,是指在中原文化基礎上演變發展起來的獨特的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包括民俗、戲曲、象棋、茶道、中國傳統樂器、文人書畫等。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形成了多元壹體的中華文化格局。
文明的起源:
中國,“中國”、“華夏”是同義詞(古代指中原或中原王朝,當代指華夏國),起源於中原,指黃河中下遊地區。歷史悠久,與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其他三大文明古國同時產生。它在東亞和東南亞廣泛傳播,其影響層面包括政治意識。
意識形態、宗教、教育和生活文化。其文化圈概念也被稱為“華夏文化圈”、“漢文化圈”。中華文明又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壹,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壹。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從黃帝時代算起有5000年。
舉世公認中國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壹。壹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很多,其中以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為主。黃河和長江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在智人時代,文化開始出現。這壹時期的考古發現包括縫制衣服和喪葬,新石器時代開始了解農耕。在湖南,已經有了第壹個手工農耕的記載,社會文化開始出現,形成了氏族公社。
中原考古發現表明,公元前7000年至10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和賈湖文化,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養殖和手工業生產為主,漁獵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