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深圳的展廳主要目的是向觀眾傳播文化和知識。深圳的文化工作者組織了祖先的足跡、城市的開端、海洋經濟、海防重鎮、古代移民五個部分的展覽內容,勾勒了古代深圳的歷史輪廓,展示了深圳7000多年的人類發展史和海洋經濟發展史、1700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800多年和30000年的廣府。五個部分主要展示地下文物,結合沙盤、模型、照片、圖表和計算機多媒體數字技術(如三維成像、虛擬現實等),向觀眾展示古代深圳從6000多年前到公元184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
現代深圳展覽館
現代深圳展覽館是新館的四大基本陳列之壹,位於二樓,展覽面積近1.400平方米。“現代深圳”展覽分為“百年奮鬥”和“經濟社會”兩個部分,展示了從九龍海戰到深圳解放110年間,深圳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宗教、教育現代化。《百年奮鬥》采用編年體式,分為五個部分:反抗英國殖民侵略、反清革命運動發展、轟轟烈烈的農工運動、南粵抗日旗幟、解放深圳。這些事件是按照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排列的。《經濟社會》以專題記載的形式,分為行政區劃與人口、華工出國與傳播外國宗教、風俗與鐵路、文化與教育、農村集鎮五個部分。展覽突出了深圳鮮明的地方特色,重點展示了九龍海戰、三次占領香港、三洲田起義、解救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基督教傳播、九龍海關、廣九鐵路、寶文臺、深圳市場等政治軍事內容。
深圳民俗展覽館
深圳民俗展覽館的展覽由地域民俗、廣府民俗、客家民俗和海洋文化民俗四部分組成。以廣府、客家宗族為主體的傳統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又因臨海而扼守珠江口。自古以來,由於海洋經濟和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發展,演繹了豐富多彩的海洋文化習俗。
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
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貝林先生捐贈的世界野生動物標本展展示了美國著名慈善家肯尼斯·e·貝林先生免費捐贈給深圳博物館的部分野生動物標本,* * * 159件82個物種,包括北極熊、非洲象、獵豹、尼羅河鱷魚、長頸鹿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的珍稀物種。展覽面積約800平方米,分為草原、森林、沙漠、北極四個展區。通過還原動物生活區的原生態景觀環境,營造了壹個跨越時空的濃縮動物世界。海洋生物展覽館
《海洋生物》展覽是深圳博物館的常設展覽之壹。展覽面積200平方米,* * *展出1000余件海洋生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標本,以及航空航天出版社出版的大量海洋圖集圖紙和圖樣。
野生動物展覽館
《野生動物》展覽是深圳博物館的常設展覽之壹。展覽面積500平方米,* * *展出野生動物標本1000余件。這裏展出的動物標本分為哺乳動物、鳥類和蝴蝶三大類,其中壹些是世界稀有物種。展覽向觀眾介紹了野生動物的知識,表達了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