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石濤和朱耷的成就最為顯著。石濤是清初最具創造力的畫家,他以獨特的山水、新奇的景物、大膽新穎的構圖、多變的筆墨、昂揚的畫風,
朱耷以他的花鳥畫聞名,繼承了陳淳和徐渭的傳統,發展了潑墨寫意的方法。作品往往是抒情的,用象征的、寓意的和誇張的方法,來塑造壹個奇特的形象,來表達犬儒主義和國家滅亡的痛苦。筆墨洗練,構圖簡約空靈,場面奇險,風格冷峻,達到了凝練用筆的藝術境界。
朱耷的創作對後來的揚州八怪和現代寫意花鳥畫都有很大影響。的山水由黃、改,以實景為粉本,描繪重山、繁水,密而不擠,以渴筆染之,厚而不滯,氣勢恢宏。與石濤並稱“二師”,與程正奇並稱“希爾”。
劍江出家人,以倪瓚為山水,畫了許多名山大川,尤擅寫黃山真景。他的構圖樸實,他的山川幽谷奇特而倔強,他的幹筆渴墨而放序陡峭,他的境界蒼涼而寧靜,真實地表現了名山的品質。他與石濤、合稱黃山學派,與查士表、孫毅、王之睿合稱海陽四家,形成新安學派。
從清初到康熙年間,還是有壹些畫派和畫家,他們自身的能力還是不錯的。雲的無骨花卉畫,形似而不神似,風格清新淡雅,影響廣泛,被稱為常州派或南天派。
袁江的界畫,結構精妙,氣勢磅礴。他是清代著名的邊塞畫家。他的侄子姚遠繼承了他的繪畫風格,被稱為元畫派。其他地方學校包括羅慕洛的江西學校、夢嵐學校和沈蘭的武林學校。
還有余、王叔銘、、上官周等擅長人物和肖像的畫家。張穆擅長畫龍馬,傅山、蒲鶴、法若珍、黃香鑒都以畫著稱。
清朝康熙末年,揚州以經濟繁榮著稱。這裏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富商大家,尤其是東南盛產的鹽業。經濟繁榮也促進了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揚州也因此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眾多名人,匯聚於此。
富商大家為了滿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對精美的手工藝品、珍貴的珍珠玉石、新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等物質和精神產品的需求很大,更熱衷於搜羅字畫。
中產階級家庭,即使是稍微富裕壹點的人,也努力在房間裏掛字畫,以顯示自己高雅的審美情趣。民間有句話叫“家中無字畫,非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