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清明節的故事和傳說

清明節的故事和傳說

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據說是春秋時期為紀念晉國忠臣介休而設。

晉朝的兒子重耳為了逃避迫害,逃到國外,又累又餓,再也站不起來了。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吃的。萬分焦急,隨著大臣介子推從他大腿上割下壹塊肉,煮肉湯給公子喝,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被介子推著腿切開時,他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成為君主,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他即位後,文公壹開始獎勵了陪伴他流放的功臣,卻忘了介子推。很多人抱怨介子推的不公,勸他佩服。但介子推最看不起那些爭取獎勵的人,收拾行囊,悄悄去綿山隱居。

晉文公聽了,羞愧難當,親自帶人去問介休,但介休已經離開了家。綿山山高且險,樹木茂密。很難找到兩個人。有人提供了壹個方案,從三面燒綿山,逼壹個介子推出去。大火燒遍綿山,卻不見介子推的蹤影。大火被撲滅後,人們發現介子推背著他的老母親已經坐在壹棵老柳樹下死去了。

晉文公哭著說。下葬時,我在壹個樹洞裏發現了壹本血書,上面寫著:“願我的主人永遠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壹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帶領大臣們爬山祭奠。當他發現老柳樹死而復生後,就給它起了“清明柳”的稱號,並告訴世人,寒食節的後壹天被定為清明節。

古代人的清明節習俗。

原始社會,先民鉆木取火,火來之不易。由於季節不同,生火的樹種也在不斷變化。所以,改火換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壹件大事。

春天和三月是換火的季節,所以在新火到來之前,人們應該禁止生火。由於寒食節期間禁止生火做飯,所以需要提前準備壹些熟食(也就是冷食)在禁火期間食用,也就成了寒食的習俗。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從附屬於寒食節上升為取代寒食節。這不僅體現在掃墓等許多儀式都在清明節舉行,而且寒食節原有的寒食、蹴鞠、蕩秋千等習俗和活動也被清明節接管。

清明節還吸收了另壹個更早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在古代是在農歷三月初三舉行,主要習俗是登高和飲食(在河邊沐浴祈福消災)。因此,清明節也被稱為青年節。

自唐代以來,人們在清明節掃墓,並伴有娛樂活動。因為大家清明節都去郊區,壹邊祭奠先人,壹邊去遠足,親近自然。

參考以上內容?光明。com-清明節的傳說和習俗

  • 上一篇:汽車的主要部件是什麽?主要組件的功能是什麽?
  • 下一篇:關於商丘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