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戲有濃郁的江南水鄉風味。是用湖州方言唱的,湖州方言是當地的吳語。不僅語言親切柔和,曲調清新流暢,表演優雅細膩,適合有悲歡離合的家庭愛情場景。
湖戲的表演以文藝劇為主,具有樸實、柔和、生活氣息濃厚的特點。在早期,湖州灘泉的角色只有三個小戲:蕭聲、肖丹和小醜。
30年代,為了表演時裝戲,借鑒越劇、話劇,角色增加到八個小學生、八個小舞女,形成了以人物塑造為主,擅長抒情唱腔和細膩表演的表演風格。
早期的湖戲是介於湖州戲和湖州說唱灘泉之間的壹種表演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早期的湖戲是由湖州舒勤發展而來的,它是湖州說唱曲藝中的壹種,與湖州舒勤的另壹種說唱形式湖州三級跳有許多相似之處。
早期的湖濱演員往往擅長小品、琴書、三級跳。演員們壹起在灘泉上表演壹出小戲,散了就說唱三段舞,彈鋼琴。因此,討論湖戲的起源,就自然要談到湖州三跳和湖州秦書的發展。
湖戲從1820到1850從曲藝形式發展到傳統戲曲形式。它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即從1820到1924,稱為戲劇時期。大多是兩部劇、三部劇,比如《拔蘭花》。
1924到1949期間,除了小劇之外,還出現過四部亭欄劇和移植的傳統劇,如《雙珠鳳凰》《明珠塔》等,合稱96劇。唱腔也從小戲調發展到了沙灘調、燒香調。
新中國成立後進入話劇階段,《麒麟帶》改編成功是其標誌,創作、改編、移植成為主體。
湖戲保留了大量明清時期的浙北民歌,是湖州民歌的寶庫。男旦陰陽聲的唱法在中國傳統戲曲中並不多見;戲臺上的18半韻與吳語的韻腳壹致,具有壹定的語言學研究價值。
湖州灘泉是湖州從1820到1961逐漸興起的壹種民間說唱藝術。流行並活躍於浙江北部和鄰近的蘇南地區的湖州、嘉興兩縣。其行會在明玉社鼎盛時期組織了數百名演員,按地域分為湖洲幫、長興幫、桐鄉幫、林爽幫、德清幫、震澤幫,各有藝術特色。
有《拉蘭花》、《可笑馬》、《借鬥篷》等湖戲傳統劇目72部,《借黃糠》、《安堂相會》、《活捉姚麒麟》等重大劇目96部。
其中經常上演的有《陸亞辰》《借黃糠》《安堂相會》《賣妹嫁人》《姚麒麟》等家庭劇。這些劇大多以反映家庭愛情和婚姻為主。
新中國成立後,湖劇界人士創作了壹批優秀劇目,如古裝劇《麒麟帶》、新歷史劇《長城之歌》、現代戲《洪浪湖》。這些戲劇由湖州湖劇團演出,滿足和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湖州湖劇院公司先後創作演出了《太平橋》、《洞房花燭變》等現代戲,在國內有壹定影響。
從1951到1991,湖州共招募了五組演員,其中以和第壹代湖戲劇家小為代表。第二代湖戲劇家高興發、高;第三代湖戲劇家鮑迪、勞誌良;第四代湖戲劇家楊;第五代湖戲劇家呂再良。
湖戲是壹種傳統的文化表達方式和文化空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歷史發展的見證,是極其重要的文化資源。
湖戲是浙北唯壹的劇種。在壹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滬劇以其豐富的地方劇目和音樂表演形式,塑造了許多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體現了湖州獨特的地方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