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著名漁鼓藝人龔本懷的發展和創作,出現了新平腔、女平腔、幾板、聯板等20多種曲牌。除民歌和小調類型不同外,其余四種唱腔多由上下兩句組成,具有板腔的特點,連句也常伴有詞(也稱扣)。如果不需要連續唱,那就是滾板或者聯板,蕩腔部分以對唱或者壹群人的形式唱。
平腔有男平腔、女平腔、醜平腔、新平腔。曲調活潑明快,善於敘述、對話和表達喜悅、急躁等情緒。男平腔是漁鼓中的主要唱腔,擅長旁白,旋律明快凝練,語言強烈。女平腔是女性角色的主要唱腔。在皮影戲中,男藝人通常用假聲演唱,演唱的聲音柔和、輕快。醜平腔是皮影戲中小醜的唱腔,旋律滑稽,唱腔獨特。結尾句往往光怪陸離或插入“扭、扭、扭”來迷惑觀眾,具有鮮明的喜劇風格。
為了表達不同人物的悲傷、憂郁、悲涼、悲涼,男悲室、女悲室、醜悲室、男哭女哭等。根據職業的不同,唱法也有很多種,如細膩婉轉的轉身,高亢質樸的唱法,幽默風趣的唱法。“男悲音”“女悲音”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情,而“男哭靈”“女哭靈”則是未婚少男少女的哀嚎,用詞類型有七句、交叉句、五七句三種。
魚尾腔分為“單魚尾”和“雙魚尾”。此腔壹般用在戲的開頭和結尾,旋律歡快向上,迂回優美,喜慶吉祥。“單魚尾”為調,“雙魚尾”為調,字格為七字,為調式。因切分音節奏、點狀音符的生動運用、依托音的巧妙修飾,其曲調明快、優美、輕快、流暢,故有快樂腔之稱。
《琵琶曲》有“單琵琶”和“雙琵琶”的調式,字格有七句、跨句、5575句。《琵琶曲》說唱性很強,其曲調的敘事部分有吟誦的特點,而甩調則有峰巒起伏的特點,多用於表達激越。特點是腔尾,高低起伏,幽默誇張。在皮影戲中是小醜的哭腔,在現代漁鼓唱腔中被改編成熱烈歡快的喜調。
雜花調是觀音調、快樂調、小調的總稱。大部分是由綿陽民歌和山歌演變而來的“單曲”。皮影戲裏有“花腔”、“聊天”、“人字拖”、“雜花腔”,神仙道士裏有“觀音”、“道士”、“返老還童”。大部分歌詞都很簡單。粗獷的氣質,區別於以上四種唱腔,是綿陽裕固戲的輔助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