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湖南農民務農與閱讀傳家寶

湖南農民務農與閱讀傳家寶

種田可以種莊稼,可以豐糧,可以養家糊口,可以謀生。通過讀書,可以學詩學書,做到禮義雙全,修身養性,從而建立高尚的道德。所以種田讀書不僅能學會做人,還能學會謀生。古往今來,能治國安邦的名臣不在少數,但仍有極少數重視農業,造福寺廟百姓。

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者,他能夠辯證地接受和借鑒西方現代文化的優秀成分。實際上,左的耕讀文化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觀念影響的結果。以儒家思想為基礎,重視“實學”,“以農學為長命”,自稱“湖南農民”,湖湘文化的實際運用在《左·》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荀子語》:“讀書棄耕,饑寒交迫;耕而廢讀書,禮儀必亡。”在這裏讀書,我讀了四書五經,但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學會做人。壹心讀聖賢書,不聽窗外事,往往使學生窮困潦倒,生活艱難;但是,如果整天忙於生活,不學習禮儀和哲學,那就只有得過且過,沒有壹首詩。

我們常說,金子總會發光。的確,左落榜後,受湖南巡撫吳榮光之邀,出任漓江書院山長,主持教務。壹次偶然的機會,他與兩江總督陶澍結緣,並得到陶澍的賞識,與兒女公婆成親。

不久之後,陶澍病逝後,陶澍的大女婿胡林翼便雇左到陶澍的老家安化,給陶澍的小兒子做家教。在道家中,左享有陶澍留下的豐富的古籍藏書,並對水利、荒政、田賦、鹽政等方面的知識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進壹步強化了“身無半畝,憂天下;通讀萬卷書,與古人交朋友。

1843年,左用自己教書的積蓄在湘陰縣分置了70畝土地,建立了莊園,取名劉莊。左繼續在陶澍家中教授道明,同時刻苦學習,鉆研農事,並對農學進行理論研究,寫下著作。左以農為本,但“實學難得”,傳世的農書更是少之又少。農事是人生第壹要務,於是左決定自己寫壹本農書。

《左年譜》中記載:“道光二十五歲,他三十四歲。那壹年,我讀了幾千本儒家的書,我以農民為生。我把它想成了壹本書,給農場寫了封信。”為了寫這部農書,左處處留心,不恥下問。他孜孜不倦地從實踐中收集信息,並認真總結。有時,為了證明農業諺語的可靠性,他不僅請了幾十個種田的老農,還親自到田間地頭實際操作,體驗總結。

在從教的幾年裏,左利用往返於安化和湘陰之間的機會,走訪周圍的農家,學習耕作的技藝,收集優良的糧食種子帶回湘陰劉莊,監督耕作,教導家人。

後來他寫了《樸存格農書》,裏面有十幾篇關於農耕的文章,從種植、收割、畜牧、水利等方面做了詳細的描述。幾十年後,左受命監督陜甘軍務,不僅平定叛亂,改革茶政,而且在行軍打仗時還不忘教導士兵種樹,勸退耕田。左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湖南農民”的身份。收復新疆時,他提倡墾荒興修水利,在哈密開墾荒地19000多畝,使西北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增強了邊疆經濟實力。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回首過去,左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更值得我們崇敬。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耕讀精神,認真以史為鑒,古為今用,讓湖湘文化精神重新照亮壹代又壹代的社會精英。

  • 上一篇:淘寶銷量最大的品類是什麽?
  • 下一篇:銀行金融同業部的主要工作是什麽?希望聽到個人的理解和體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