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作為社會動蕩之源的鬼魂,七月普渡的儀式就是為了安置這些不在地獄獻祭的惡靈而發展起來的。今天農歷七月普渡不僅是漢人的鬼神信仰,也是道教和佛教的思想,所以七月普渡常被稱為“中原普渡”或“蘭會所”。“元中期普渡”之名,與道家思想有關。道教神仙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地方官員負責赦免罪惡。農歷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諸神生日來到人間,人們有福有福,有禍有福。孤魂野鬼被認為有罪,於是請道士做科學儀器拯救孤兒。“盆景”是梵文的漢譯,意為賜食救苦。釋迦牟尼對弟子目連說,七月十五日“玉蘭壺會”,以壺獻五果五味供養十大德,以救其母不饑。由於佛教和道教的滲透,元代中期的普渡也有不同於佛教和道教的儀式。
普渡儀式主要分為:邀鬼、賜食、念經、驅鬼。招鬼,就是打開鬼門關,迎接冥界的鬼到陰間來。為了讓鬼怪順利從黑暗的地獄來到人間,人們在廟前豎起燈籠,在上面掛上燈籠,並寫上“慶中原”來引導鬼怪。燈桿越高,照明範圍越廣,來吃東西的孤兒鬼就越多。所以寺廟壹定要衡量自己能提供食物的程度,以免“鬼多粥少”,導致鬼怨,給人間增添災難。除了陸地上的豎燈,還有在水中放水燈的儀式,以照亮水中的溺水鬼。怕來死人的鬼滿足不了胃口,謹慎的市場是夏港街。鬼門關打開後,街上的人會每天輪流提供食物和祭品,以確保平安。
“賜食”是普渡最重要的儀式,信徒們會提供豐富的飯菜來滿足孤兒們。除了食物,我們還為他們準備了經線服(也就是新衣服),讓他們在死人堆裏度過短暫而舒適的生活。給鬼吃的食物,因為有慶星的儀式,信徒們相信吃了會帶來好運,所以有“搶孤兒”活動搶貢品,形成普渡過程中最熱鬧的畫面。除了給予食物,我們還為這些鬼魂念經,讓他們到達超越中的應許之地。普渡的盡頭是農歷七月二十九日的“鬼門關”。這壹天晚上,人們在家門口準備菜肴,向孤兒們“告別”,廟前的燈籠也將被取下,宣告普渡的結束。有時候寺廟怕孤魂野鬼在冥界徘徊,害人於死地,所以特地請鐘馗深夜拘禁,以保當地平安。
相傳,普渡是唐太宗為祭祀那些戰死的鬼魂而寫的。後來,隨著陳元光的開放,它被帶到了福建南部。今天,福建南部、臺灣省和東南亞的華人仍然保留著這壹傳統。
作為開章聖地的,其“普渡風俗”更為突出。1989以前,農歷七月初壹至三十,小蕓城關地區有普渡習俗,民間稱之為“福”,即從“初壹福”到“三十福”,各福社輪流“福”。然而,隨之而來的壹系列社會問題也困擾著小蕓人。比如:因亂停單車導致交通擁堵引發的群毆,因燒紙不當引發的火災等等。
1989年,雲霄縣人大常委會為了社會安定團結,人民安居樂業,通過了“將農歷七月十五統壹為城關地區傳統民間普渡節日”的議案。目前,除了普美村、布赫和五田村、川場村等少數村已過十四福外,全縣幾乎所有縣都在七月十五做普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