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壹個經營古董、工藝品、收藏品和裝飾品的市場。位於北京東三環潘家園橋西南,占地面積48500平方米。
市場分為工藝品棚攤區、古建築區、古典家具區、現代收藏區、石雕區、餐飲服務區六大經營區域。* * *經營戶4000多人,其中店鋪每天營業,棚攤區周六日全天營業。
市場的主要商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代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石、陶瓷、中外錢幣、竹木牙雕、皮影戲、佛教信物、民族服飾、服飾、文革遺物、生活用品等。
“極其豐富的古玩物品,傳統的古玩交易方式,巨大的客流和人氣,獨特的民俗環境...這些都是潘家園成為中國最大的古玩舊貨集散地的重要原因。”潘家園舊貨市場中心辦公室主任王麗梅告訴記者。
據介紹,這裏有近萬名商界人士,他們來自全國28個省市,涉及十幾個民族。高峰期客流量達5-6萬人次,其中外賓近萬人,包括多國政要和各界名人。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的夫人希拉裏·克林頓、希臘總理西米蒂斯、泰國詩琳通公主等數十位外國政要都曾到訪這裏購物。
今天,潘家園已成為許多外國客人遊覽北京的重要旅遊景點之壹。作為北京朝陽區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之壹,潘家園已經成為壹個鮮明的文化符號和地域文化的載體。
“皮影戲、花窗、古董、服飾...這些都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物質縮影。很多人就算什麽都不買也能逛潘家園半天,因為在這裏能找到自己的回憶,或者滿足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想象。”王麗梅說,潘家園相當於壹個文化和歷史博物館。
很多喜歡逛潘家園的人都是收藏家和古董商。收藏古書畫和雞血石十幾年的唐先生告訴記者,他來潘家園已經很多年了,每年都會花幾萬元在這裏購買藏品。"潘家園的古董培養了他的鑒賞力."
潘家園買賣舊貨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當時很多沒落貴族都把自己的古董拿到這條街上賣。到90年代初,潘家園已經自發形成了壹個市場。壹些當地居民在路邊擺攤,出售他們家的瓷器、舊家具和其他東西。後來外地的商販也來了。
到了1995,路邊攤有上千個,當地政府開始介入管理。不久,它實現了“退街進市”,開發了現址,命名為“潘家園舊貨市場”。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古玩二手市場,年交易額數億元。
據王麗梅介紹,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潘家園最近新建了壹座三層停車樓和壹個200多個車位的平面停車場。另外,為了在奧運會期間服務大量遊客,西餐、咖啡廳、刷卡機等。也進入了市場。
市場在西區新建了集餐飲、茶室、酒吧、戶外休閑於壹體的服務區,為客人提供用餐和休息場所。市場上還有液晶屏,不僅可以直播奧運會,還可以播放信息,及時疏導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