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儒家思想的形成期——先秦。
春秋時期,孔子提出“仁”“禮”等思想,成為儒家思想的創立者。
戰國時,孟子繼承了孔子學說,並對其“德治”思想進行發揮,提倡“仁政”學說和“民貴君輕”思想。而荀子則強調“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並對“禮”進行深入討論,廣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精華,豐富了早期儒學內容,成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②儒家思想的低潮期——秦朝。為了維護專制統治,遏止思想文化,出現焚書坑儒。
③儒學地位的獨尊期——漢代。為順應政治上的大壹統,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完成文化體制和政策的轉變,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地位上升,成為正統思想。
④儒學思想的變異期——宋明理學(心學)階段。理學的出現標誌著儒學發展到新階段。
漢末至魏晉,儒學的權威受道教和佛教的沖擊,儒學作為核心價值觀念的地位進壹步動搖。至唐韓愈起始復興儒學,到宋時相對寬松的文化政策,使研習儒經義理之風大開,儒學復興運動出現。著名代表人物有“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他們作為理學的開創者,將忠、孝、節、義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壹整套囊括天人的嚴密體系,又稱新儒學。而真正的理學集大成者則是南宋朱熹。他被譽為壹代儒學大師,地位僅次於孔孟,其思想(像“三綱五常”、“存天理,滅人欲”等)作為官方正統儒學,影響後世六七百年之久,對維護專制主義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後來理學發展到宋明陸王心學時進入儒學思想的變異期。心學的出現,標誌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論任務的完成。
理學是儒、佛、道“三教合壹”的產物,完成了儒學更為理論化、思辨化的過程,形成了新儒學理論的哲學體系;對強化中華民族註重氣節和品德,註重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的品質起了積極作用;卻也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服務,禮教嚴重束縛了人民的思想,日益走向反動。
⑤儒學思想在質疑、批判中發展——明清的反封建正統思想。包括李贄、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四大思想家。他們批判繼承了傳統儒學,使儒學更趨於實事求是,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也沖擊著儒學正統,但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儒學的文化主導地位;但為近代反專制鬥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