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是國家的根,失去傳統文化的國家恰如無根的浮萍,而古詩正是傳統文化組成的重要部分。
拿古詩開刀就是在摧毀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使我們不知自己從何而來,又要向何而去。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言:“當中國人的下壹代忘記自己文化的那壹天,我們就可以去攻打這個民族。”
難道要等到美國打到自家門口,我們才醒悟嗎?為此,傳統文化必須傳承下去。有了正確的方向,也要有正確的做法,拿古詩開刀明顯違背了正確的方向,更遑論正確的做法。
小學生,簡單地說,就是壹張白紙,刪除古詩文,這張白紙就不會有古詩的痕跡。環境雖然不能決定壹個人,但環境很大程度影響壹個人。
在壹個沒有古詩的環境,很難喚起學生對古詩的熱愛,也不利於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其實,相對於減少物質上的負擔,更重要的是減少學生精神上的負擔。
刪除古詩本不應該,但非要在古詩方面“做文章”,還不如積極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喜愛,營造壹個良好的環境,使學生在學習古詩中獲得精神的陶冶和愉悅。這不比刪除古詩更有價值嗎?如此輕率地拿古詩開刀,會使學生誤以為古詩無足輕重;待他們日後學習古詩時,很可能會產生輕視、厭惡心理。
對古詩美的感受是如此空乏,那麽他的精神田野也必是貧瘠荒蕪的。若真的如此,所謂的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簡直是癡心妄想,中國遲早變成無根的浮萍。
真正的減負,是避免“書包比學生重”鬧劇的重現,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獲得精神的陶冶和愉悅。刪除古詩,是驅使小學生遠離中華文化的土壤,使學生從此失去對古詩美的感受。
真是悲哀。
2. 語文教材更應該與時俱進 辯論賽 壹辯演講稿謝謝主席,大家好。
語文教育壹直是學生教育教學中的重要部分,而在近幾年中,語文教材的編寫似乎漸有去經典化的趨勢。魯迅等名家作品和文言文篇幅減少,而更多以現當代作家的作品代替。這壹做法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從而有了今天我們的辯題。而我方觀點是,語文教材更應該傳頌經典。
開宗明義,概念先行。經典,即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作品或著作。語文教材,是中國文化傳承的載體之壹。今天我方的判斷標準是,經典和與時俱進的作品,何者更適合以語文教材作為載體進行傳播。
首先,語文教材傳頌經典能夠幫助中國學生補足傳統文化內容。據2010年上海青年人文經典讀書工程辦公室公布的調查報告,77.2%的大學生接觸中國人文經典的主要途徑是中學課堂教育。青少年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大多為當代文學,深受學生歡迎的也多為網絡小說,青春小說這壹類文學體裁,而那些經由時間沈澱的經典,卻因為不夠輕松好讀等原因被青少年冷落。但對於當代文學作品,其中被廣為接受的文章數量相當少,而且作品數量龐大,更新速度快,周期短,往往作品還沒能得到時間的洗練和檢驗,就已經被其他更加與時俱進的新作品所取代,因此難以判斷它是不是真正適合學生學習,也不利於教材的科學修訂。
對於學生們樂於接觸的,為數不多的少量經典文學,事實上也大多經過了當代解讀,例如《水煮三國》,《於丹心得》等。這樣的解讀作品盡管將經典的閱讀門檻拉低,卻也限制了讀者的思考空間,對於青少年來說尤其不利。因此,作為壹個強制性的渠道,語文教材中補充擴展的經典作品可以很好地填補學生在這壹文學領域的缺失,讓學生們通過系統的學習來接觸未經改編解讀的,原汁原味的經典作品,奠定良好的文學基礎。教師上課的講解作為壹種引導,也不會使經典過於艱澀難讀。
誠然,經典文學的確在文學形式和內容上和現代生活存在壹定距離,例如文言文,或許於當代已經很少見到和使用,但語文教育絕不僅僅只是教會學生如何使用現代漢語,而是肩負著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責任。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之壹,經典文學作品是壹個優秀的載體,並且更多地體現了由古至今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內涵。傳頌經典,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學基本素養,更是壹個民族傳統文化延續的保證,壹個國家氣度和精神的傳承。語文教材的普及型和強制性,決定了這壹載體更需要的是奠定根基的經典文學,其任務也更應該是傳頌經典。
綜上,我方已然得證。
3. 文言文該不該廢除這個是從多方面的,對於有知識的人士文言文是壹種文化素養,而且寓意深刻,簡練,代表著中華五千年的深厚文化,但是文言文發展到十九世紀時,或者更早,因為其博大的文化內涵不被世人所接受,對於普通大眾就顯得詰屈聱牙,故當時以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易白沙、吳虞、錢玄同等人為主要代表,發起了反對封建專制及其壹切舊社會不好的東西,猛烈抨擊以儒家為首的中國古典文藝,胡適首先指出要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要以白話文代替壹切仿古文學,然後配合陳獨秀等人發起的動議真正掀開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狂潮,被譽為是壹場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
壹件事物有利也有弊,對於文言文的興衰,只能說是順應了歷史的潮流,當然不乏 *** 的推動,對於該不該廢除,當然取決於 *** 的決策者,做為喜愛古典文化之人我是不希望廢除的,但願有壹天文言文可以重朔輝煌。
4. 辯題:中小學課本減少紅色革命故事,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減少紅色革命故事就反黨反中央……那縮減古文內容是不是還算是文革破四舊的遺產呢……吐槽而已……我猜想紅色革命故事進入小學課本是在課本設計時的特定社會需求帶來的,比如階級鬥爭趨於激烈之類的原因……接著那種社會需求現在是否還存在,是否有其他需求超過了這壹需求,比如人民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提高之類的……然後,面對新的需求,紅色革命故事是否還有作用?有作用又能起到多大作用?有是壹定要有的,但是可能作用就不大了……但是光砍了這部分內容也壹定要有補充,所以補進了什麽就是個問題。
補進的內容能否起到對現狀下紅色革命故事的作用起到替代甚至補充?比如更強調人文關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