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壹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裏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註。 蘇軾《有美堂暴雨》:“遊人腳底壹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灩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後的景象:雷聲轟鳴,烏雲密布,黑風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出來。 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壹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頗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膩。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壹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全詩通篇無壹“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於言表 秦觀《春日》:“壹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雨後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後,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雖主要寫雨後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於小中見大,於景中寓理寓情。 王夫之《清平樂.詠雨》“歸禽響暝,隔斷南枝徑。不管垂楊朱小迸,滴碎荷聲千頃。隨波賺殺魚兒,浮萍乍滿清池。誰信碧雲深處,斜陽仍在天涯。” 周邦彥《大浦》“對宿煙收,春禽靜,飛雨時鳴高屋。墻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粘簾竹。郵亭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奈愁極頻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 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車轂。怎奈向蘭成憔悴,衛玠清羸,等閑時、易傷心目。未怪平陽客,雙淚流、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紅糝鋪地,門外荊桃如菽。夜遊***誰秉燭。”“對宿雨”六句,展示了壹個急雨錚錚、氣勢不凡的雨世界。在這背景上,作者還細致地繪出了青竹的動態、聲色。“潤逼”三句寫屋內的情景,體物入微。“郵亭”四句,著重敘述了淒寂無聊、神魂不寧的情狀,而這壹切總是因“雨”生發,歸結到“自憐幽獨”的主題。下片開頭用奇而入理的設想抒寫因大雨滂沱使車馬難行而欲歸不能的愁悶,更用歷史人物的故事渲染觸景傷心的情緒。“況蕭索”以下再現雨景,並寓惜春之情。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雲似湧煙,密雨如散絲。”(晉張協《雜詩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壹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陳張正見《後湖泛舟》》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壹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唐僧誌南《絕句》)杏花綻開時節的細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著柳枝的微風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好風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 “雨急山溪漲,雲迷嶺樹低。”(唐戴叔倫《宿靈巖寺》)描寫了詩人在靈巖寺(坐落於濟南市郊長清縣方山之陽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見的雨中山間景色。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別嚴士元》)細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可謂描寫入微。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壹)唯“細雨”,魚方上浮,若大雨則伏而不出;唯“微風”,燕子方斜,若大風亦伏而不翔。對微風細雨中的景物體察入微,描繪的情趣盎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壹窗秋。”(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以颯颯的雨聲比喻高松搖晃之聲,使得景物饒有意趣。 “柳枝經雨重,松色帶煙深。”(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柳枝帶雨,枝葉增重,煙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怒漲,暮雨急驟,行人斷蹤,野渡舟橫,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宋趙師秀《有約》)描繪了江南黃梅天多雨、處處蛙鳴的鄉村景致。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上一篇:河南過春節的習俗下一篇:足彩23124期投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