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商 魯商,在中國歷史上興起較早,和徽商、晉商、浙商、粵商壹起,被公認為是中國五大著名商幫。魯商是山東的商人精英群體,有人稱山東商幫,始於商周,形成於春秋戰國,成熟於兩漢,在此後的不同歷史階段,又有所發展與完善。魯商創造的獨特的魯商文化作為壹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從體制來看,在最北段的山東商幫,很厚實,很有國有企業特色。 基本概述 魯商是山東經濟社會寶貴的人文資源,伴隨著“魯商” 概念迅速叫響全國,魯商已成為國人解讀山東經濟、山東速度、山東精神的壹種範本,成為山東的壹張嶄新名片,魯商早期魯商代表——宏濟堂創始人樂鏡宇崛起的意義已超越其經濟領域,成為山東社會文明進程的壹個大事件。 魯商是山東的商人精英群體,有人稱山東商幫,始於商周,形成於春秋戰國,成熟於兩漢,在此後的不同歷史階段,又有所發展與完善。 魯商創造的獨特的魯商文化作為壹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地域文化,是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 魯商特色,從體制來看,在最北段的山東商幫,很厚實,很有國有企業特色。 歷史淵源 先秦秦漢時期,齊魯的商品經濟在全國壹直居於領先地位。這種局面的形成,既與齊魯的地理環境、人口因素有關,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聯。魯商 齊魯之地雖然很早就得以開發,但限於地處丘陵,沙質土壤,農業難以發展起來,而以桑麻、漁鹽見長。這便有了齊地“膏壤千裏,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漁鹽”,及魯地“頗有桑麻之業”之說。至西漢司馬遷時,齊魯已出現經營百畝千畝桑麻的業主和以經營漁鹽的業主越業越多,這就是最早的齊魯商幫。 形成背景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當時齊國與魯國地處交通要道,為商賈必經之地,這為商業的發展具備了重要條件。齊國建國之初,人民貧窮,國家不富。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彌補農業“少五”的不足,國家當局允許人民經商,從而使得商品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這也為商魯的形成創造了寬松的環境。同齊國相比,魯國相對保守壹些。由於封土面積較小,隨著人口的繁衍增殖,至西漢時,人們為了生存,除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外,只得以經營工商業作為出路。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記的鄒、魯“好賈趨利,甚於周人”的經商習俗。 先秦時期,齊國統治者多實行較為寬松的經商政策和發展商業的寬松環境,這樣就為工商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為魯商的最終形成打下了基礎。據《史記·齊太公世家》等記載,呂尚被封為齊侯,在治國時利用山東半島自然資源的優勢,不僅對男人,而且還勸婦女參與經商。經商的行業主要是魚、鹽、漆、布、帛等 齊國的招商引資政策和貨幣 齊國就非常註重招商引資和貨幣的形成。齊桓公時,為鼓勵貿易,招徠外商,采取了許多優惠政策。即在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諸侯在蔡丘會盟,約定諸侯國之間的貿易,都要為商賈提供食宿方便。齊國為外來商人提供賓旅和貨棧交易的場所。對外商貨車壹乘的提供本人夥食,三乘的兼供給飼料,五乘的並供給廝養人。這樣“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 管仲為使外來商人到臨淄經商,大搞旅邸設施,甚至在臨淄設“女閭三百”,以招徠商人。到戰國時,臨淄已成為壹個工商業集中的大都市。城中居民達7萬戶,經營商業、販運業的有6千戶之多。 齊國的工商管理 管仲全面整頓士、農、工、商的戶籍,加強了對工商業的控制和管理。還實行"官山海"的政策,對山海之利(主要是鹽鐵)實行國家控制,以照顧各方利益。如民營鹽鐵生產由國家征收實物稅,並統壹收購銷售,實行專賣,寓稅於價,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如此就增強了國家的綜合實力,使“甲兵大足”,從而為齊國“九合諸侯”“壹匡天下”,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晏嬰為齊相時,為鞏固統治,采取了工商不變,即工商業堅守其業,搞好商品生產和流通的工商管理政策,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直至戰國,齊國重視發展工商業的傳統,使其工商業仍舊十分發達。 春秋戰國時,齊國還發明鑄造鑄造了刀幣,而且被許多國家所用,在當時,已成為壹種國際性貨幣,流通於齊、燕、趙等國。齊獻公時(公元前859年),臨淄被立為齊國國都,歷時636年。經過數百年的經營,城市規模越來越大,西漢時臨淄人口達50萬人。這在當時來說,是壹個不少的數字。 經商之道 魯商的經商之道,最早形成於戰國秦漢時期。齊魯商人在長期的商業經營活動中,逐漸形成了壹套主要包括預測分析、經營謀略、業務作風等較為完善的經營之道。 這些行之有效的經營方法,不僅為當世和後世的人們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提供了參考與指導,而且還為中國古代商業經營管理理論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構成我中國古代商業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 陶朱公範蠡在這方面則表現得更為出色。他不僅預見到市場上商“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的變化趨勢,使自己處於有利的位置,而且還預見到"居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的定陶,為經商的好去處。故到此經營,取得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的經濟效益。 商人為取得經營的成功,還需對經營的商品和在經營中形成的各種關系采取壹定的計謀策略,予以妥善處理。要關註商品的質量,貯藏好貨物,“務完物”,使商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另外,還要針對不同商品的自然屬性,加以適當管護,如對易“腐敗而食之物勿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對商業經營活動內部關系,要以“能擇人”的方式予以解決。良好的業務作風是商業經營活動的保障。其中,吃苦耐勞的精神、熱情周到的服務,為商人走向成功鋪平了道路。而善於處理主仆關系,會充分調動部下的積極性,上下精誠壹致獲得經營的成功。刁間就喜歡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奴虜,並大大提高他們的待遇,以致出現了寧做刁氏奴,不為國家自由民的怪現象。由此,刁間積聚起“數千萬”的商業資本。
上一篇:行書入門如何選擇字帖下一篇:鑼的產生與流行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