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門
調,亦稱調門。傳統京劇胡琴伴奏所用的調門,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尺字調 (C調)、小工調(D調)、凡字調(?E調)、六字調 (F調)、正宮調(G調)、乙字調(A調)、上字調 (?B調)等七種調門。在演出實踐中,還時常用到介於兩調之間的“半調”,如《劇話》中談到:
“人之嗓音高低之判,伶界謂之調門:分六字調,正工調,乙字調,上字調, 尺字調數項,其介乎二字之聞者為六半工半乙半。”這裏所提到的“介乎兩字之問的六半工半”等,其含義相當於現代樂理 F調、?B調之意義。這表明傳統京劇胡琴伴奏中實際用調的數量,可根據演員和表演的需要,進行變化。但這種現象的形成,也是壹個歷時發展的結果。
傳統京劇在形成之初,胡琴所用調門的高低曾有過統壹的嚴格規定。名琴師陳彥衡曾說:“昔日場面皆由班中聘定公用,雖名角無自帶者。凡搭班各角,嗓音皆以正宮調為準,過高過低無取焉。故無論何人同場合演,調門無或參差,無須自帶胡琴也。”馬彥祥先生也曾回憶說:“六十多年前我在北京聽戲時,胡琴上場壹定帶根笛子,用來定弦。因為那時唱戲還要求達到正宮調,要定這個調,就得用笛子。”
這表明,在傳統京劇發展之初的“集體制”時期。各行角色在臺上“張嘴就是正宮調”,意味 著京胡伴奏的調門也有嚴格的規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二。其壹是昆曲的影響。京劇的形成吸收了眾多的昆血藝術的精華。傳統京劇場面的“武場”脫胎於昆曲,文場也深受其影響。京劇孕育形成時期甚至曾經歷過以笛為主奏樂器的階段。而以笛為主奏樂器的昆曲等“雅部”之樂,其宮調高低的嚴格限定是其特色之壹。如現存“音樂活化石”——福建南音中的宮調“管門”高低就有嚴格規定。因而影響到傳統京劇“正宮調”標準的確立。其二是審美追求所致。傳統京劇形成初期,是以程長庚為代表的“老生三甲”鼎立、審美風格為“時尚黃腔喊似雷”的時期。當時老生的唱腔形態,是結構工整,音調平直,曲折變化不多。唱法是遒勁直拙,講究四聲正,五音全,吐字鏗鏘,調門高。所謂實大聲洪,響遏行雲,如此方能見功夫。所以舞臺上以“正宮調”為“官眾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