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兒”的儀式壹般都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面”之前進行。講究壹些的富戶都要在床(炕)前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兒”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等。壹般人家,限於經濟條件,多予簡化,僅用壹銅茶盤,內放私塾啟蒙課本:《三字經》或《千字文》壹本,毛筆壹枝、算盤壹個、燒餅油果壹套。女孩加擺:鏟子、剪子、尺子各壹把。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此來測蔔其誌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
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則謂長大以後,必乘天恩祖德,官運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則謂長大以後好學,必有壹筆錦繡文章,終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盤,則謂,將來長大善於理財,必成陶朱事業。如是女孩先抓剪、尺之類的縫紉用具或鏟子、勺子之類的炊事用具,則謂長大善於料理家務。反之,小孩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當場就斥之為“好吃”、“貪玩”,也要被說成“孩子長大之後,必有口道福兒,善於‘及時行樂’”。總之,長輩們對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在壹周歲之際,對小孩祝願壹番而已。
通過小孩抓周兒,在客觀上檢驗了生母、看媽、奶媽對小孩是如何帶領的,是如何進行啟蒙教育的。因此,有些家長並不迷信,但仍主張讓小孩抓周兒,也是這壹風俗得以持久在民間流傳的原因之壹。
歷史現狀
文獻上有關抓周的記載,對民間這壹“抓周”習俗,可上溯到
抓周南北朝時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中就明確記載:“江南風俗,兒生壹期(即滿壹周歲),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為拭兒。”不少著述在論及抓周習俗的歷史時,都稱此俗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普遍流行於江南地區,至隋唐時逐漸普及全國。
到了唐宋時期,這壹風俗已從江南傳遍了神州大地,在全國各地逐漸盛行開來,謂之“試晬”或“周晬”。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中記載說:民間生子後,“至來歲生日,羅列盤盞於地,盛大果木、飲食、官誥、筆硯、算秤等經卷針線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征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
元代和明代,此習俗更加盛行,被稱之為“期揚”,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試周”之稱。《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就詳細記載了壹則抓周趣事:“這年正是妳的周歲,我去給妳父母道喜。那日妳家父母在炕上擺了許多的針線刀尺、脂粉釵環、筆墨書籍、戥子算盤,以至金銀錢物之類,又在廟上買了許多耍貨,邀我進去,壹同看妳抓周兒。”
清末民初,北京民間仍然盛行這種小兒“抓周兒”禮。雖然,小兒周歲並不搭棚辦酒席,也不下帖請客,但凡近親們都不約而同地循例往賀,聚會壹番。壹般不送大禮(如賀幛、金銀首飾)僅是給小孩買些糕點食物或玩具。另外,在習慣上,凡與小孩初見的長輩們,都用壹掛白線,拴上錢幣,給小兒套在脖子上,謂之“掛線”(此禮平時也適用)。
今天,不少地方當孩子滿周歲時,仍有“抓周”習俗,但已沒有了迷信內容,純粹是壹種取樂逗趣的遊戲,以助孩子周歲歡樂之興。而這,也可說是我國古老民俗文化的壹種“遺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