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越劇代表作有哪些?

越劇代表作有哪些?

越劇代表作有:

壹、將原唱書節目變成戲曲形式演出。如《賴婚記》、《珍珠塔》、《雙金花》、《懶惰嫂》、《箍桶記》等劇目。

二、從兄弟劇種中移植。如從新昌高腔移植的有《雙獅圖》、《仁義緣》、《沈香扇》等劇目,從徽班移植的有《粉妝樓》、《梅花戒》等劇目,從東陽班移植的有《二度梅》、《桂花亭》等劇目,從紫雲班(紹劇)移植的有《龍鳳鎖》、《倭袍》、《三看禦妹》等劇目。

三、根據宣卷、唱本、民間傳說的故事編寫。如《碧玉簪》、《蛟龍扇》、《燒骨記》等劇目。

名稱由來

“越劇”起源於“落地唱書”,後又有稱為“女子科班”、“紹興女子文戲”、“的篤班”、“草臺班戲”、“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等。

1938年起,多數戲班、劇團稱“越劇”。但各戲報上的稱謂依舊不統壹,記者與投稿者經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報》記者樊迪民,兼為姚水娟之“越吟舞臺”的編導,受李白《越女詞》之啟發,兼考慮紹興是越王勾踐生聚教訓擊敗吳國的復興基地,而越劇發源地嵊縣是紹屬之壹。

又受越劇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響,越唱越高,越唱越遠”之豪言觸動,遂給茹伯勛編的《戲劇報》寫稿,刊出正名為“越劇”的動機和意義的文章,告諸觀眾。自此以後,各報“女子文戲”的廣告陸續改稱為“越劇”,新中國成立後,更是統壹稱為“越劇”。

  • 上一篇:宮燈的槁城宮燈
  • 下一篇:過年續寫作文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