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民間舞蹈無比豐富,多種多樣,且民間舞蹈在群眾中直接繼承,因而保存得比較完整,它屬於“下層文化”的範疇。越南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民間舞蹈,它和群眾的民俗活動關系密切,可以通過具體的形象展示出群眾的民俗心理。
(壹)雄王時期的民間舞蹈
公元前第壹個千年的雄王王朝建立在如今榮市省的萬郎王國,在依次更替的18個雄王的統治下,是越南遠古歷史上最興旺發達的時期。越南的舞蹈學者從古代的銅鼓、石壁巖畫、生活器具上研究得出,雄王時期的舞蹈是人們物質生活的直接體現。
1.自娛性舞蹈
從考古發現的古代銅鼓上的舞蹈圖中可以看出,雄王時期的舞蹈形象占了相當多的部分。這些舞蹈圖像,場面生動豐富,動作粗獷雄健,充滿了野蠻遺風。雄王時期的舞蹈是壹種全民性的活動,人們聚集在壹起時就會開始跳舞。跳舞完全是出於內心的表達,是人類在生存發展的目標下刺激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強烈、最純粹的表現。從表現形式上看,有集體舞、雙人舞、獨舞、三人舞;從舞者外貌上看,他們頭戴獸羽、手持舞具,或披茅,或赤身。舞蹈造型質樸古拙,出土的銅鼓上就有舞人右臂彎曲、五指張開向上,左臂彎曲、五指張開向下的獨特造型。從舞蹈內容上看,有表現狩獵生活的,有反映巫術祭祀活動的,也有抒發內心喜悅之情和生殖崇拜的,以及各種各樣的圖騰舞蹈。不僅如此,生活裏的日常用品,狩獵用的矛、斧頭等都可以成為舞蹈道具。由此可見,雄王時期的舞蹈活動相當頻繁,當每個人都沈浸在舞蹈之中瘋狂地宣泄生命情調時,這種集體的***振使舞蹈顯得熱烈壯觀、驚心動魄。
2.生活與戰爭舞蹈
由於雄王時期人們需要獲取衣食、抵抗外族的侵略以及掠奪弱小,因此狩獵和征戰也是這壹時期舞蹈表現的主要內容。舞蹈動作大多來自生產生活,雄王時期人們在用木杵脫粒的勞動生活的基礎之上,創作了《舂米舞》,舞蹈動作有力,風格樸拙。還有《劃船舞》,年輕女子在表演時用手臂做優美地擺舞著海浪的姿勢;男子則拿著劃槳排成長隊,隨指揮者行進、停頓、扭曲擺動並以怒吼伴唱,步伐狂野復雜,具有原始風采。此外,雄王時期人們將戰鬥中的壹些強而有力的動作編成舞蹈用以嚇退猛獸和鼓舞人心,例如矛舞,人們手持長矛,身披茅草,披發號叫而舞;盾舞,人們手持盾牌,配合矛而舞。雄王時期的舞蹈頗具原始魅力,其特點有:
(1)生活即舞蹈。舞蹈是原始人類生活中壹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而亦可稱為“生活舞蹈”,因為人類生活是原始舞乃至整個舞蹈體系賴以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外在環境。舞蹈動作是生活動作的美化,舞蹈熱烈壯觀,強有力地宣泄生命情調。
(2)目的性明確。受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制約,舞蹈大多目的性明確,而當時尚未出現“為藝術而藝術”的純藝術;動作造型性強,棱角分明,具有野蠻遺風,其風格以自由奔放為主,帶有原始性。
(3)以群舞為主。受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制約,雄王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消遣、娛樂大多離不開群體,舞蹈也因此大多以群舞的形式呈現,表演形式比較簡潔自由,不拘泥於規模和程序,結構簡單、動作重復性高,具有強烈的社會性,以便讓每位舞者都能找到某種歸屬感,從而有效地強化部落成員的群體意識。
(4)形式多樣化。雄王時期的舞蹈包含了大量模仿動物甚至植物的舞蹈,其中既有滿足自娛自樂的嬉戲之舞、表現人類驍勇善戰的戰爭之舞,也有寄托人類精神追求的抒情之舞、希望子嗣昌盛的生殖崇拜之舞。
(5)道具眾多,男女界限嚴明。人們生活、勞動中的用具,戰爭中的武器都可以用來跳舞。雄王時期的舞蹈作為男女勞作分工明確的產物,兩性在舞蹈中大多分別作舞。
總之,雄王時期的舞蹈可謂越南的原始人類感覺方式、思考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最直接、最本能、最鮮明、最形象的身體形式與綜合表現。
古代銅鼓上的舞蹈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