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54個民族在廣大地區生息繁衍,都擁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舞蹈形式。同時,這些民族又在文化藝術上互相吸收、融合、互為影響,所以就逐漸形成既有***同特征又有本民族特色的越南民間舞蹈。越南民間舞蹈豐富多彩,種類繁多,既古老又年輕,在歷史的發展中呈現出繼承性、自娛性、群眾性以及民族地域性。歷史與文化等諸多原因,使越南民間舞蹈中仍有各種原始舞蹈遺存。例如,侏儒族祭稻米母的歌舞活動是自然崇拜萬物有靈的殘余。倮倮族人在葬禮時跳“倮倮舞”,表示對逝世先人的尊敬及思念,是祖先崇拜的遺存,並以此緬懷先人的業績。越南民族眾多,分布在越南各地,民間舞蹈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例如,京族舞蹈優美恬靜,感情內在含蓄,手的動作豐富,五指張開,形成特有的“五指輪花”形態,舞姿具有雕塑性。京族的服飾反映了越南地域文化的特色,京族人穿各種套頭的衣服和長裙,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婀娜多姿,下擺舒展,開叉至腰際,活動起來方便。京族人頭戴鬥笠,體現出壹個民族的風尚習俗和節令性風俗,在漫長歲月的沿襲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泰族地區孔雀較多,許多越南人民不但在家園中飼養孔雀,而且把孔雀視為善良、智慧、美麗、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人們對它懷有崇敬之情。倮倮族以銅鼓為聖,遇盛大的節日會跳起銅鼓舞,銅鼓顧名思義,通體用青銅澆鑄,狀似圓坐蹲,中空無底,鼓腰向內曲縮,鼓邊有四個“耳朵”,可以吊起來敲打。鼓手持雙槌,右手敲鼓心,左手敲擊鼓邊,兩手配合敲打。古拙的舞蹈和舞者至善的虔誠心理,使舞蹈保持著經久旺盛的生命力和濃郁的原始風韻。再如西原地區的嘉萊族,其舞蹈風格以豪放、剽悍為特征。嘉萊族人長期的狩獵生活以及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形成了強悍、矯健的體魄和桀驁不馴、勇往直前的性格。所以,嘉萊族舞蹈熱情奔放、穩健有力、節奏歡快,具有粗獷、剽悍、質樸、莊重的鮮明特點。
歌舞結合、善用道具是越南民間舞蹈的又壹特征。歌舞結合是最普遍的民間舞蹈形式。它具有載歌載舞、歌舞相間等特點。京族的“劃船舞”、“百花舞”,克姆族人在新家落成時跳的“喬遷舞”,仡佬族的“蘭翁舞”和“蘭吞舞”等都屬於載歌載舞、歌舞相間的形式。
道具舞蹈在越南民間舞蹈中具有悠久的歷史,所使用的道具與表現形式都極為廣泛、多樣,人們通過道具增加了表演手段。舞蹈的名稱多依所使用的道具而定,道具壹般可分為勞動生活道具和其他道具兩大類。勞動生活道具舞蹈是以勞動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或以實物制成道具進行表演的舞蹈形式。如表現生活情節的劃船舞、舂米舞;以小型道具配合舞蹈表演不同人物形象的扇子舞、鬥笠舞;用道具增強動態形象、節拍、音響效果的竹竿舞、蘆笙舞、椰瓢舞、挲丹姆鼓舞等。比較有特色的要數莽族的錢棍舞,莽族人在長棍的頂端綁上銅錢,壹般在春節跳錢棍舞,舞蹈強健有力,展現了莽族男人粗獷、堅韌的性格。其他道具的舞蹈,如與宗教相關的供奉舞、燈舞;與古代兵器有關的盾牌舞、矛舞、棍舞等。
民間舞蹈與民間風俗節日息息相關,南部的高棉族和占族的風俗習慣與柬埔寨高棉族的相近,華族習俗則與兩廣的漢族相似。春節是北方少數民族最重要的節日,其他如苗族的“七月七”、瑤族的盤王節、泰族的祭寨節和南方高棉族的潑水節、祭月節則是較具民族特色的節日。少數民族十分喜愛歌舞,岱依族和儂族在許多場合都要對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