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風皖韻 清風/攝
醉翁亭 清風/攝
2019年,文旅融合被視為 旅遊 業的壹大風口。而傳統文化是文旅融合中的重要元素和載體,古詩詞則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古人寄情山水,創作了無數詩詞作品,幾乎所有名山大川都曾獲得過詩人、詞人的“推廣”。這個春天,“跟著詩詞去春遊”、尋找詩詞裏的大好河山,成為人們的出行新選擇。
滁州瑯琊山:《醉翁亭記》·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節選)
瑯琊山位於滁州市西南,城山相接,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名亭、古寺為主要景觀,丘壑林泉、寺宇、亭臺、古道、古關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獨厚。境內大小山峰九九八十壹座,層巒起伏,溝谷深邃,溪流潺湲,森林茂密。其高可眺、邃可隱、清可濯、幽可憩、芳可采、麗可詠的自然景觀,逐漸形成了中外遊人向往的瑯琊山“八名”(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文化勝境。
蕪湖天門山:《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天門山,雄踞蕪湖市北郊長江畔,因李白《望天門山》壹詩而天下聞名。天門山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天門二山中以東梁山最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壹瀉千裏的長江折轉北去,形成“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
宣城敬亭山:《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位於宣城市區北郊,中國 歷史 文化名山,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詞、畫達千數,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山巒綿延、水光瀲灩,遠看滿目清翠,雲漫霧繞,近觀林壑幽深,泉水淙淙,顯得格外靈秀。
含山褒禪山:《遊褒蟬山記》·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裏,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節選)
褒禪山,古稱華山,位於含山縣城東北7.5公裏。其東有靈芝山,山上樹木參天,古以盛產靈芝得名;中有起雲峰,高聳入雲。登褒禪山極目遠眺,四周青峰環繞,山野之趣,賞玩之樂,探幽之險,登臨之興,令人流連忘返。
池州杏花村:《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池州杏花村,位於池州西郊,因唐代著名詩人杜牧著《清明》詩使之名揚天下,世人譽杏花村為“天下第壹詩村”。杏花村文化 旅遊 區以杏花村舊址為基礎,規劃建設面積35平方公裏,空間布局為“壹路二水三區”。這裏建成了民俗體驗區,形成了環繞景區的8字形陸上和十裏杏花溪水上兩條觀光線,打造了北村口紅墻照壁、問酒驛、唐茶村落、十裏橋、梅洲曉雪、窺園、雲泉矽藻泥憩園、百杏園等多處重要景點。
涇縣桃花潭:《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桃花潭,位於涇縣以西40公裏處,景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壹體,既有清新秀麗、蒼巒疊翠的皖南風光,可觀山川之靈氣;又有保存完整、風格獨特的古代建築,可發思古之幽情。桃花潭四周點綴著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屹立千年的壘玉墩、深藏奧妙的書板石、李白醉臥的彩虹崗、踏歌聲聲的古岸閣、青磚黑瓦的古民居,移步皆成景、四時景宜人。
石臺秋浦河:《秋浦歌十七首》之第十首·李白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
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秋浦河景區主要包括秋浦漁村、百丈崖和秋浦河漂流。詩仙李白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優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為秋浦仙境之魂。
合肥巢湖:《絕句》·李鴻
巢湖好比硯中波,手把孤山當墨磨。
姥山塔如羊毫筆,夠行青天人行書。
800裏巢湖煙波浩渺,帆影迷離,矗立於湖心的姥山島,如入畫境。中廟傍湖淩空而建,與姥山島隔水相望,稱“湖天第壹勝景”。沿岸半湯溫泉、 濱湖濕地森林公園、渡江戰役紀念館、岸上草原、萬達樂園等景點眾多,是絕佳的 旅遊 目的地。
懷寧孔雀東南飛:樂府詩《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五裏壹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節選)
孔雀東南飛文化園,坐落在安慶市懷寧縣小市鎮(潛山車軸寺高速出口旁),以愛情為主題,集 歷史 文化 旅遊 和觀光休閑 旅遊 於壹體,在前後城樓之間匯聚了壹百余幢漢代古建築,多處遊覽景點再現了焦劉愛情故事的動人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