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10篇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10篇

我相信,當大家說起家鄉的習俗,可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吧!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家鄉的風俗 作文 500字10篇,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風俗作文(壹)

我們家鄉每逢到 春節 都是熱鬧非凡,妳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場,各種各樣的年貨,各種各樣的玩具,讓我可是非常心動的。 我們的 除夕 習俗其實全國都壹樣,大家都要壹起團聚吃飯,開開心心的吃。初壹初二,晚輩都去給長輩拜年,而我們呢?可說是大豐收,紅包滿了自己的口袋,裝滿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時,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街上掛滿了新異的燈籠,街上的人個個臉上掛滿了笑容,可見得春節多麽熱鬧啊,我的家鄉就是這麽熱鬧,這麽喜慶,這麽歡喜。 客家人過年風俗 過年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壹樣,視過年為壹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曬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 冬至 ”壹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祭竈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竈,二十三日晚飯後要把竈臺刷幹凈,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壹送壹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竈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 教育 孩童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幹幹凈凈過年。

過大年

大人孩童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幹幹凈凈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布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菜肴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壹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孩童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竈具要洗得幹幹凈凈,以備正月初壹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孩童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開大門

正月初壹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初壹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正月初二,走親戚拜年、特別是新婚女婿(嶽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嶽父母家中拜年。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嶽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嶽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吃歲飯

吃歲飯,初三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壹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歲飯要準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初三不能殺生,雞要在初二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廳堂的祖宗畫像要收起,紙門簾要取下燒掉,外出做工幹活的就可以啟程了。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叫“上元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肴,喝酒過年。要鬧元宵,新春遊樂活動到達高潮。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遊樂活動不斷,以遊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初壹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壹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開墟”。

家鄉的風俗作文(二)

說起咱家鄉的習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壹天,家鄉人叫大年初壹。大年初壹這天有“開門爆竹”壹說。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還有壹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年年有余。壹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賺)了”。就餐時,除每人壹碗外,還要多盛壹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裏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壹年能起早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壹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百歲;吃到錢,就能發財。不管誰吃到其中的哪壹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壹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拜年、打電話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習俗蘊含了壹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壹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心情,再準備開始下壹年的奮鬥。人們都希望過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家鄉的風俗作文(三)

今年的春節,我是在自己的家鄉——麻陽度過的。在這裏,我見識到了不少具有當地特色的民俗。 不管是什麽地方的除夕夜,年夜飯都是必不可少的。顯然,麻陽也比例外,只是時間比其他地方要早壹些——在麻陽年夜飯在下午4點鐘的時候就準備好了。說是“年夜飯”,事實上是“年下午飯”。雖然時間略早,但卻絲毫沖不淡那濃濃的年味兒,那對“萬象更新”的喜悅之情和那對新的壹年的美好祝願。望著滿桌的美食,妳是不是早已垂涎三尺了?別急,再吃年夜飯之前,還有更重要的時候要做——大人們會帶上不少東西去山上祭拜土地,去河邊祭拜水,在到家裏去祭拜祖宗。做完了這些,大家才舞動筷子,盡享這美味的年夜大餐。吃過年夜飯,大家便陸續開始守歲。天尚未黑,耳畔便響起了鞭炮“劈裏啪啦”響聲,眼前便閃過煙花絢麗多彩的圖案。伴隨著時間的流逝,新年的腳步也越來越近。終於,淩晨12點到了!伴隨著幾朵巨大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小孩子紛紛給長輩拜年,大人們也樂呵呵地給小孩子們發壓歲錢。那些先拿到壓歲錢的孩子們,個個歡呼雀躍,沒拿到的只好眼巴巴地望著他們。當然,壓歲錢也少不了他們的壹份。發完壓歲錢,大家便躺到床上,沈沈的進入夢鄉。第二天,大人們起了個壹大早,拿著桶子去“搶新水”——用桶子去打井裏的水。據說“水新”意味著“萬事新”,預示著新的壹年有新氣象。除此之外,他們還要上山砍柴。因為“柴”和“財”諧音,新年砍柴,希望來年財源滾滾。這便是我的家鄉獨具特色的過年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四)

我的家鄉是壹座小城——老河口,地處鄂西北。我特別喜歡家鄉的春節。

每個人都盼望著春節的到來,大家很早就在觀察日歷,看今年過年是陽歷幾月幾日,爾後大家都盼望那壹天的來臨。老人們想:過春節在外面打工的兒女們就該回家了,孫子孫女們也要放假了!中年人想:過年就可以和家人團聚了!孩子們想:過年就可以有壓歲錢了,還能痛痛快快地玩兒幾天。

進入臘月,大街小巷籠罩著壹片喜慶的氣氛,到處都是中國紅,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雖然大人們還在上班,上學的孩子們在緊張地準備著期末考試,但大人們會在閑暇之余購買年貨,小孩子們也會抽空買些爆竹,店鋪裏也比平時熱鬧了許多。

日子過得很快,眨眼間就過小年了,過小年就像春節的彩排。此時,大人小孩兒更加忙碌了。大人們忙著購買還沒有采購好的年貨,小孩子們則要把寒假作業寫完。商場裏的人熙熙攘攘,人們忙著購買新裝,臉上洋溢著過年的喜悅,個個都沈浸在迎接春節的快樂當中!

在大家的期盼中,除夕夜到了。在外面忙碌了壹年的人們都盡可能地趕回家。我們壹家都在外婆家裏吃餃子。我和表弟、表妹們吃完飯,就歡喜地拿著早已準備好的禮花奔下樓去玩兒了。表弟用打火機壹點,壹束束美麗的五彩弧線在空中劃過,這是我們對新年的祝福吧!春節聯歡晚會開播了,我們匆忙上樓,我想此時全國人民大多都坐在電視機前, 說說 笑笑地迎接新年吧!快12點了,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後傳來壹陣熱鬧的爆竹聲。

常聽外婆說壹句俗語:“大人們盼農閑,小孩子望過年。”新的壹年開始了,我又盼望著來年的春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五)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壹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壹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 傳說 ,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壹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壹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

家鄉的風俗作文(六)

隴端節又稱“隴端街”、“風流街”,是我的家鄉富寧縣壯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二月至三月間擇日舉行。“隴端”系壯語“下田坎趕街”之意。舉行隴端節的地點壹般在寬闊的田壩中間,各村寨的壯族趕到現場,或對唱情歌,或演壯劇,或調換大牲畜,或交換農副產品,極為熱鬧。

富寧壯族農歷壹至四月間的隴端節又叫隴端街,意為“到寬闊平坦的地方去。”相傳隴端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對壯族英雄儂智高的紀念活動。節日期間,人們盛裝歌舞,熱鬧非凡,壹臺臺壯戲連日連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戲,夜裏演文戲,俗話說:無戲不隴端。除了看戲對歌,年輕人在節日裏異常活躍,他們通過對歌跳舞互相認識,加深情誼,並根據才貌人品等的比試,推薦本年度最佳“風流人”,所以,隴端節又被稱為“趕風流歌會”有首古詩這樣描繪隴端節盛況:

清明 前後足歡娛,博瀨灘頭記早趨。

翠蓋如雲來麗者,青衫霧轂走狂奴。

未知東首誰為主,不信羅敷自有夫。

翻笑江南逞遊冶,杏花春雨太模糊。

“隴端”是壯語,原意為“下田壩趕街”。在遠古,壯族先民依山傍水建村落,每逢開春,各地壯族聚集區自選吉日開市,以物易物,互換稻種、農具,形成了早期的集市貿易。在壯鄉春暖花開的集市上,青年男女以歌代言,三五成群地相邀對歌,尋情侶。老年人則在集市上尋親訪友,找老戀人敘舊情。當地漢族稱“隴端街”為“花街”、“風流街”。我的家鄉富寧縣的“隴端節”實屬壯族人的“情人節”,而廣南、文山、西疇、硯山、麻栗坡等縣的壯族,則將這壹節日叫做“赫丹滇”、“赫嘎膩”,趕集形式和“隴端街”壹樣。

我的家鄉富寧縣歸朝鎮孟村的“隴端節”歷史悠久,度節的人數或多或少,數百年來,從未中斷。據說1979年的“隴端節”,到孟村的壯族青年有上萬人,平時寂靜的孟村很是熱鬧了壹番。今年的“隴端節”,卻是孟村有史以來最有意義的壹天。

山潮、水潮不如人來潮。為了歡迎遠方的客人,孟村美麗的壯族姑娘將鄉親們前幾日趕制的糯米花、糯米年粑、糯米白酒端出來,敬獻給各路賓客。美麗的姑娘讓遠來的壯族小夥情意綿綿,歌興大發;醉人的酒歌令來賓開懷暢飲,翩翩起舞。

家鄉的風俗作文(七)

在我的家鄉桐鄉有壹個習俗——“搶糖糕”。每當有人家造好了新房子,就要在新房落成的某壹個黃道吉日的清晨祭上梁菩薩,同時要準備很多東西,比如:糖糕、圓子、薯片、蝦條,以及紅包、壹元硬幣之類的,站在新造好的房子上把東西拋下去,讓四周的鄰居來搶,俗稱“搶糖糕”,據說是為讓新房子聚人氣。

“嘿咻,嘿咻,嘿咻……”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前壹天壹起拖著幾個笨重的袋子氣喘籲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為“搶糖糕”做準備。這次我們村拆遷造新房,幾十戶人家壹起“搶糖糕”,那可真是史無前例,那場面想想就叫人興奮!

十月壹日是個好日子,也是上梁大吉“搶糖糕”的日子。我們壹家在早上四點鐘就起床開始了拜上梁菩薩的儀式。家家裏面紅通通,燈火明亮;外面人聲鼎沸,四處得到消息的人陸續趕來,興高采烈。

我喜出望外,激動得睡不著覺,三點多就醒了,在新房子裏竄進竄出,看什麽都覺得新鮮。拜好菩薩以後,重頭戲“搶糖糕”開始了。爸爸領著幾個男親戚(扔糖糕的人也有講究,只能男人扔)“劈裏啪啦”放了幾個鞭炮,便開始撒東西了。我呢?早就把袋子頂在頭上,準備接受“洗禮”。

滿天的零食猶如雨點般向地面襲來。它們帶著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呼呼地飛向人群,面包、糖果、糖糕……還有雞腿!樓下的人壹邊歡呼,壹邊低著頭,左右開工地在地上亂抓,有幾個幹脆頂著壹個大筐在頭上,看見東西往哪兒扔,就把筐子往哪兒移。

相比洶湧的人群,我太矮了,我那袋子也太軟了。於是,我飛快地沖進家裏,推出壹個大紙箱,找準壹塊“風水寶地”,就仰著頭朝爸爸他們大喊:“這裏,這裏!”果然,好東西像長了眼似的向我飛來,我不停地把落在身邊的東西往紙箱裏扔,滿地都是五顏六色的東西,滿眼都是伸來伸去的手和腳。

半個小時左右,“搶糖糕”結束了。人們拖著搶到的壹袋袋“糖糕”心滿意足地回家了。路邊上,有幾個老年婦女還在互相拉開了袋子,比壹比誰搶到的東西好,誰搶到的多;在有些亂糟糟的場地上,還有幾個人在細細搜索,不時從隱蔽處找到了壹只巧克力元寶,壹塊貼著紅心的壹元硬幣……

家鄉的風俗作文(八)

大年三十,壹大清早,大人都起床開始忙活了。

洗漱後,顧不上吃早飯,外婆外公舅舅便開始準備下午的祭拜用品,其中豬頭、雞、"金元寶"是最馬虎不得,也是最費時間的。

看,外公外婆壹起將臘月腌制好的碩大豬頭,放入鐵鍋中煮。媽媽說,這豬頭是外公專門從安徽買來的,是過年祭祖最重要的,柴竈裏要花半天時間才能煮熟。

在等的時候,晚輩們也陸續起床吃早飯。年紀稍大的糖糖姐姐和我,開始分工幫忙貼窗花、春聯等事情,壹邊爭論著"這樣貼好看""不這樣好看""這樣""這樣"……壹片歡笑。

年紀小的三個妹妹不能幫忙,便可以看——殺雞!這雞非常不尋常,是用來祭祖的,必須是大公雞才行!"殺雞開——始——了——"只見外公左手提著菜刀,右手擒著大公雞,氣勢洶洶地走到雞的面前刀口對著雞的脖子壹抹,只見壹縷雞血滴到壹個盤子裏,幾十秒後,將雞扔到開水桶裏。小朋友邊燙著雞,邊使出全身力氣拔毛。拔完後,外公把雞放燒豬頭的湯裏燒3至5分鐘左右,也可以不燒,再將雞血澆上去。

豬頭還沒起鍋。舅舅將錫箔紙放八仙桌上,折成壹個個"金元寶",其實看上去像船,再將每3個"金元寶"塞入壹個更大的、黃色燒紙(是上墳用的壹種專用紙)折成的超大"金元寶"中。按需要祭拜的祖宗個數,舅舅做相應個數的超大"金元寶"。

雞殺好了,"金元寶"折好了,豬頭也起鍋了。外婆將焟燭、香、豬頭、雞和超大"金元寶"放入籃子中,所有的祭拜的東西都準備好了。

大家吃個午飯,便可以去祭拜了,但是嬰兒和 兒童 只能待在家中。聽舅舅說,祭拜時,要先把祖先的墳前、周圍打掃幹凈,把豬頭、雞擺好,焟燭點燃,再點香,每人需持三支香,將東南西北每個方向都拜壹遍,然後將香給插上。最後將"金元寶"燒了,就大功告成,可以回家嘍。

這,就是我的家鄉風俗。

家鄉的風俗作文(九)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 中國傳統節日 之壹。古人稱夜為宵,而正月又是農歷的元月,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然而,我的家鄉福州,在元宵節有著與別處不同的風俗,妳且聽我說說看。

清早,街道上行人絡繹不絕。熟人打個照面,就互道聲元宵快樂,吉祥如意。孩童們裹著棉襖,溜出家門,手拿幾盒鞭炮,劈裏啪啦迎元宵。家家都在竈臺前忙碌,傳出的味道香飄十裏。四處歡聲笑語,喜氣洋洋,好不熱鬧。

正午,可少不得吃上壹碗熱騰騰的湯圓。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用芝麻和甜餡,加以白糖調之,外用糯米粉搓成球狀。狀如白玉,吃起來軟糯香甜,回味無窮。湯圓是元宵節最具特色的美食,其意味著新的壹年,闔家幸福,團團圓圓。

下午,街外忽得壹陣兒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壹對人馬浩浩蕩蕩朝村裏走來。領頭壹人扛著壹臺琉璃花燈,後有人頂著孩兒弟、黑白無常、四大將軍等的竹制紮骨神像。中夾鑼鼓隊奏樂。末端是人群擡轎接五顯大帝出廟巡視,轎上掛著寫有百子千孫的燈籠。大鼓大鑼之聲在村中回旋蕩漾。百姓們夾道觀看,伴著鞭炮、鑼鼓樂聲喝彩歡呼,婦女們捧著香爐在神像前接香。壹時,場面盛況空前。遊神是福州民間元宵節期間的壹項風俗活動,把神像請進神轎裏,擡出廟宇沿街巡遊,接受民眾們的香火膜拜。其寓意神明借神像降落民間,巡視鄉裏,保佑人們和壹方水土平安。

傍晚,元宵節又迎來了壹個高潮鬧花燈。元宵夜燈市之壯觀令人咂舌。街頭巷尾,道路兩旁掛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燈,從近看首望不到尾,從遠看宛如長龍盤踞街巷。璀璨的燈光映著樹影,蜿蜒而去。皓月當空,街道上行人接踵摩肩。細看,壹盞宮燈上粘著條燈謎:老趙壹走開,完全就變樣(打壹食品)。不及我細想,旁的孩童拊掌大笑:這可不簡單!‘趙’繁體‘趙’,去走之底,剩‘肖’,可不變樣!‘肖’諧音‘宵’,元宵!解出謎,他便得意洋洋的跑開。我也按捺不住躍躍欲試:壹口咬掉牛尾巴(打壹字)。我脫口而出:‘牛’去掉二橫下的豎,改為‘口’,告!也總算猜對了壹個燈謎。

元宵已至尾聲,但人們對新壹年的美好期望仍得以留存。這,就是我的家鄉福州,獨有的元宵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十)

今天是農歷大年初五,早上媽媽告訴我,民間有個習俗,在初五這天要接財神,捏“小人嘴”。聽了這話,我壹楞,這莫不是要捏我這個“小人”的嘴吧?於是感嘆這習俗也太坑我們小朋友了吧!媽媽聽罷大笑,告訴我人們會用包餃子寓意捏“小人嘴”。原來如此,本來我就特別想包餃子,現在借著這個習俗湊湊熱鬧豈不快哉!於是,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的要求,但是有個條件,我得壹起捏,這正合我意,成交!

原來包餃子前的序曲是那麽冗長。首先,我們和好了壹盆面。在醒面的同時,我們把豬肉和牛肉分別絞成肉泥,把胡蘿蔔、大蔥、酸菜分別切碎。然後將肉泥分別和各種蔬菜攪拌均勻,放好調料,三盆香噴噴的大蔥豬肉餡、胡蘿蔔牛肉餡、酸菜豬肉餡就出爐了!聞到香味,我已經涎水流了三尺,想立馬把它們包進面皮裏,再扔進鍋裏、放進嘴裏,吞下肚裏。可是看著那壹盆圓圓的面團,我止住了口水,叮囑自己回到現實,“革命尚未成功”,我還得幹活兒。

媽媽把面搓成長條,切出劑子,就準備開始搟皮兒了。都說搟餃子皮不容易,可我看著壹個個面劑子在媽媽的搟面杖下幾秒鐘就變成了圓圓的薄薄的面皮,我覺得並不難呀,於是自告奮勇要求搟皮。搟了十分鐘,我終於搟了四張皮,可是壹看,三角形壹張,梯形壹張,長方形壹張,“瓜子臉”壹張,再看看媽媽之前搟的白白胖胖的大圓皮兒,我恨不得把我的揉成壹團假裝什麽也沒發生過。

媽媽說,有些事情看似簡單做時難,得仔細觀察,小心模仿,勤奮練習。於是,我緊緊盯著她的壹舉壹動,先把面劑子壓扁壓圓,然後左手大拇指握著面皮中心,右手用搟面杖沿面皮邊滾壓,還有最重要的壹點,搟面杖滾壓的同時,左手剩下的四個指頭要以大拇指為中心迅速旋轉面皮,使它均勻受壓,才能搟成圓形。仔細觀察壹番後,我開始摸索著按照媽媽的動作慢慢搟起來了,終於搟出了壹張“橢圓形”,我想,我再把相對短的兩邊再搟搟,不就是圓了嗎?“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我的第壹張圓圓的餃子皮作品成功面世啦!

不壹會兒,我們包了好幾盤餃子,壹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真像被捏扁的“小人嘴兒”,人們的 想象力 還真是豐富呀!就這樣,初五的晚上,我享受了壹大盆“小人嘴”,自己捏的就別提有多好吃啦!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10篇相關 文章 :

★ 家鄉的春節風俗作文500字10篇

★ 家鄉風俗作文500字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

★ 春節的家鄉風俗作文(精選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10篇

★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500字左右10篇

★ 家鄉的風俗500字作文10篇

★ 家鄉的風俗作文500字左右5篇

★ 家鄉春節風俗作文600字10篇

★ 家鄉的風俗六年級下冊作文500字10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cb1587ad6f9e6358c6ab363586b8af79";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 上一篇:藏族人的服飾是怎樣的
  • 下一篇:隋朝婚禮步驟與衣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