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跪求韓國的自然環境介紹

跪求韓國的自然環境介紹

初訪韓國是在飄雪的深冬季節。那裏的山川、原野等自然環境都與中國的北方十分相近,各類文化與中國的形態也有很多***同之處。在傳統建築方面,除了結構系統之外,從其中許多構造和細部也可以看到“形近而神通”的現象——畢竟中韓兩地曾經***享過同壹類文化的果實。

簡史

古代韓國最初是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分散存在的,後逐漸合並成為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其中位於鴨綠江中遊的高句麗(前37~公元668年)最先建國。百濟於前18~公元660年發展成為類似高句麗的部落聯盟王國,並在346~375年間成為由貴族統治的中央集權國家。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前57~公元935年)征服了鄰近的伽倻王國,並與中國唐朝結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後來唐朝意欲吞並高句麗和百濟,新羅以武力相抗爭,於676年將唐朝勢力逐出。698年,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建立渤海王國。由於多元文化的交織,渤海王國有著源於高句麗又兼收中國的先進文化,並在9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占有北至阿穆爾河,西至滿洲中南部開元的廣大地區,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系。926年契丹滅渤海王國,大批包括高句麗人在內的人遷移到南方,加入新建立的高麗王國。公元668年新羅統壹全境,在8世紀中葉進入鼎盛期。新羅壹度為佛教國家,後佛教衰落。935年新羅向高麗王朝投降。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朝鮮王朝,支持儒家學說,抵消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朝鮮采取中庸式政治制度,實行科舉,社會重視研究學問,但鄙視工商。在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統治時期(1418~1450年)創制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世祖國王(1455~1468年在位)篡位後公布《經國大典》,該法典成為王朝治國的基石。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並準備對中國明朝發動戰爭。隨著軍閥豐臣秀吉死去,日軍撤退。此次歷時6年的戰爭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17至19世紀,韓國推行閉關自守。1910年日本戰勝中俄兩國,強行吞並韓國後開始實施殖民統治。

文化

韓國鄰接中國,由於有著陸路與海路的便利,自然會受到自唐代以來的漢文化影響,比如文字、繪畫、建築等方面。其傳統建築的形式正是在匯合中國傳統建築中的諸多元素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

盡管韓國的建築藝術歷來同鄰國中國和日本的藝術有相同的美學觀念、題材、技巧和形式,比如,在對於建築群體的軸線關系的強調、圍合式院落的空間處理以及建築物基本的梁架構造體系等方面。但是,韓國的建築傳統包括其他相關文化領域都壹直堅守著自己特有的、富於個性的藝術風格和意向。同時應當看到,韓國所發展並形成了的藝術,包括建築藝術,都似乎比較少地表現出像中國傳統藝術那樣的宏偉和超絕,而且,也缺乏像日本藝術那樣的成熟的裝飾意識與精準。從技巧的完美與效果的精確的角度來分析,中、日的傳統建築被認為要高於韓國的。

建築觀

正是由於有了這種尊重的和趨向自然的心理支撐,在韓國各類傳統建築的營造過程中,往往就形成了壹種清晰、寧靜、平和的氛圍,以及謙和而內斂的環境意向。此外,韓國的文化系統和建築藝術等方面,除了佛教的啟發與復雜影響之外,中國民間的陰陽五行、風水堪輿、道教儒教等多方面的哲學影響也很明顯,這甚至會延伸到他們對於空間的經營和環境氛圍的營造當中,這與韓國國家發展的歷史有著直接的關系。

韓國人的與自然相和諧的世界觀,使得韓國人民能夠相信自然、應對環境、從容生活,壹如既往。在他們的自然主義哲學當中,並不強調崇高而與自然對立,也不會把所有的細節把玩得天衣無縫,而是把自然環境始終當成最重要的因素和手段運用於建築的規劃、選址、立基和建造方面。他們對於這些哲學的解釋和運用有著自己的選擇和調和方式,在空間處理方面恰恰就是壹種心緒的細膩和內斂的美。

韓國建築的選址也遵循“見山見水”的風水原則,將自然環境的外部特征賦予特殊的意義:要背山面南、前有水流,極力避免建築破壞自然地形輪廓,以免擾動人們非常重視的自然的和諧,避免個人智力不能正常發展。

由此就可以看出,韓國古代建築師重視建築物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與協調,決不做出違背瑰麗的自然環境的舉動,也不以高度、壯麗等形象同自然景觀比高低、爭上下。這,也許就是匠師們或者韓國民族的不同尋常之處了。他們在試圖實現“使建築物同自然環境相和諧”的理想的同時,多多少少也會將更多的欲念深埋心底,創作被長久地壓抑著,藝術的靈性雖也順服,卻又在等待釋放。進而,在努力地順應自然、化入環境的同時排除了喧囂而呈現澄明,例如韓國的古代寺院。

韓國建築中所強調的不與自然相互沖突的觀念,還表現在將佛教的寺院選建在景色優美、樸實無華的山野當中,那些卓越的佛教藝術傳統的創造者首先把其根基栽植到自然裏面。多半建於山麓或者深谷的古寺、禪院,其布局和建築設計壹般采取回避或者歸隱的理念,意在將內心積郁向著大自然釋放,尋求俗世間難於企及的空靈。寺廟中的凈室、佛堂和經堂等建築物分布疏散,院落寬闊,尺度也較平和,便於接納周圍的山石林泉,四周皆由高矮不齊的樹木圍合起來,對外既障亦透,空間富於層次,盡最大的可能使得寺院不會引人註目,空間在此是無為的。雖形趨無為,然意達廣宇,古寺低平的尺度、闊落的間距,無不顯示韓國人對世界的接納與關照,也闡示宗教空間的雋永及其內涵的神秘性。

宮殿

韓國宮殿廟宇的型制式采用如同中國的大式建築體系,用鬥拱,梁架舉折相對平緩,出檐深遠而渾厚,上覆厚重的瓦面。此類建築的風格多近於中國唐風,但是也有壹些建築物的手法和構造發生壹定的變化,。在寺院和宮殿建築之上普遍采用彩繪圖案。

以最近新修繕完畢的景福宮為例。位於韓國首都漢城的景福宮,是壹座著名的古代宮殿和王家園囿,由李朝始祖李成桂始建於1394年。因中國古代的《詩經》曾有:“君子萬年,介爾景福”辭句,景福宮便巧籍此句而得名。

景福宮宮外建有磚砌圍墻,全長3626米、高約3米余。宮南建有光化門,門內為興禮門,興禮門外有壹條東西向的運河,建錦川橋橫跨於河上。宮的東邊建有建春門,西有迎秋門,北門為神武門。建築群壹如

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整個宮苑的中心建築,李朝的各代國王都曾在此處理國事。勤政殿建築面南,前部為寬闊的大庭院,四周環以單層的廊廡式建築,庭中有甬道,以青磚漫地。建築物坐落於雙層花崗石砌雕欄雲臺之上,上層四角各出獸形吐水。雲臺各層皆環以雕欄,石欄以仰覆蓮花承托扶欄,比例厚重、雕飾粗獷,僅在雲臺轉角地方和石級兩側雕欄的連接處設石雕望柱,柱頭雕有神獸。在雲臺的南北側的中央各有壹處石雕丹壁,兩側夾以石級,東西側各設兩處無丹壁石級。建築物面闊五間、進深五間,上為重檐歇山頂,在兩重屋檐之間開設細密的隔扇窗。勤政殿的門窗和隔扇等部位皆飾以青綠色,而梁柱則使用朱漆刷飾。

在宮苑西側蓮池的東岸,向西探出壹片石砌平臺,周圍以石雕欄桿圍合,形如石舫,有石橋與東岸相連接。其上建有壹座樓閣式的殿閣——慶會樓,那裏曾是國王大宴賓客、遊藝觀景所在。石舫和建築物的南、北、西三面環水,遠岸皆為園囿、樹林或者花圃,視野開闊。慶會樓面闊七開間、進深五間,底部架空,二層通敞。下部架空層以整塊四方條石作柱礎,石柱礎帶有壹定的收分,上部設通透的木制大平臺,無門窗,上覆單檐歇山式灰瓦頂。木梁柱刷飾朱漆,檐下檁枋椽及鬥拱等構件上遍飾彩繪。建築物的型制樸拙、尺度宏大。

此外,在景福宮內還建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寧殿、交泰殿等大型殿宇和配屬建築物,皆以漢文書寫的牌匾懸於當心間的梁枋上。在景福宮各處建築物的內部,裝飾和彩繪十分豐富,裝飾線條流暢自如,紋樣自然而多變,多為紅綠相間,也有黃藍錯雜,並配以金箔點綴其間,色彩效果溫暖而熱烈、對比強烈而又不失協調。在宮苑的東北面還建有壹座十層高的敬天奪石塔,高居於石雕臺基之上,石塔平面為四邊形,建築物的收分相當明顯,造型古雅,是韓國的國寶之壹。

由於氣候寒冷,景福宮各主要的生活起居用房都建築於石臺基上,並於底部設置地下煙道供暖系統,於室內形成火炕並將地面加熱,這種方式是由韓國各個歷史時期壹直使用至今的火塘發展而來的。其建築物的旁側則建有用於添加炭火的孔道,以及通煙的煙囪狀“溫突”,保證冬季裏不在室內生火便可以直接取暖。“溫突”靠外墻而建,且外觀極富於裝飾性:體量高於房檐呈塔狀,周身由磚塊砌築,並在上面砌成漢文的圖樣,多為“萬壽無疆”或者雙喜聯字等吉語。

景福宮宮苑在1553年被大火燒毀了北部的壹部分,日據時期宮殿建築群的大部分又受到嚴重破壞,到1865年重建時只有10座宮宇尚保持完整。目前只恢復了其中的若幹座,現在所看到的是2004年經大修和翻新過的樣子,而景福宮完整時的盛景只能

夠由人們借助自己的想像去憑吊了。

民居

囿於嚴格的等級制度,韓國傳統民居不允許有過大的規模,在細部方面也不能夠張揚、繁瑣,盡量不著彩繪裝飾。其傳統住宅的理想模式為:住宅正面墻外設壹泓水池,池內植蓮花、建木亭,並在宅院後部建家族祭祀祖先的祠堂,與大自然相互協調的環境呈現素雅而淡靜的氛圍。同趨向自然的選址營造體系的自然哲學觀壹樣,民居建築物內部的空間多不強調多變曲回,尺度較小。而普通的民居建築則類似幹欄,上蓋稻草屋頂,內為地炕用以取暖。士紳階層的宅邸則寬敞宏大,采用瓦屋頂。

住宅所用的木構架和木門窗等都基本不作繪飾而保持天然的紋理,構件尺度較小,形式簡約而少裝飾,屋面壹般用茅草覆頂,屋頂形式有小歇山式以及懸山式。在山區和鄉村地區還常會見到樣式較為原始的民宅:平面為簡單的長方形,內部空間劃分為兩個房間和壹個廚房,也有的民居平面采用由長方形演變而來的L形,即在主房的壹側加建壹個偏房,當中的主房與偏房的內部空間是連通的。也有的民居是在兩側各加壹偏房,使住宅的平面呈半圍合狀的U字形。還有的住宅以正房及偏房沿四邊分列,從而平面圍合成為方形內院,建築物中間的內庭院作為起居和日常活動的空間。院內按照樹種樹形的不同穿插種植,形成多層次的立體式景觀。

在韓國,渾厚自信的宮殿建築絢爛地聳立於,平實恬靜的寺廟隱退於山巒泉流,疏闊的鄉間民居謙和地融於原野。從他們的傳統建築分析而知,韓國人空間意向中的追求簡潔、趨向自然、體現雋永的精神,以及對大自然大山水的崇敬和親近的藝術取向和表達力量,皆不會遜於中、日。

--------------------------------------

歡迎加入:環境保護部落erath.tribe.heiyou.com

不要搞“色情”,但是可以研究“情色”;不能老強調“性感”,但是文章要好讀就需要“感性”;“愛情”太狹隘了,“情愛”才博大,所以,我們不能太“文人”,但是壹定要“人文”!

  • 上一篇:老龍頭的歷史意義
  • 下一篇:長網造紙機各部分的濃度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