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釋放流動性,就是提高貨幣供應量,也即人們俗話說的“印鈔票”。
主要通過三大貨幣政策工具:
1、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證券市場購買政府債券,向市場發行基本貨幣,導致貨幣供應量增加和利率降低
2、調整貼現率,降低再貸款給商業銀行的利率,鼓勵銀行借款,從而向市場釋放基礎貨幣,增加貨幣供應量。
3、改變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增加貨幣乘數,即銀行系統創造信貸貨幣的能力,從而增加貨幣供應量。
擴展資料:
結合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中國央行對11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1055億元,期限6個月,利率3.35%,同時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可以使央行釋放更多較低成本的流動性,並進壹步實現降低融資成本的目的。中國央行上壹次進行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是在今年8月19日,當時對14家金融機構開展***1100億元6個月期中期借貸便利操作。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主管周景彤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結構在轉變,動力在切換,就業形勢基本穩定,物價繼續保持低水平。需要關註的問題在於,傳統產業體量比較大,新興產業體量尚比較小。新興產業的增長還彌補不了傳統產業減速留下的空缺,所以宏觀經濟整體下行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中國新聞網-中國央行釋放流動性再度開展1055億MLF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