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美食隨筆5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壹記,篇幅壹般比較短小。那麽,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美食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美食隨筆1
家鄉有無數種美食,真的想全記下來。但太多了,不可能,只能將我認為好吃的東西記下來,留給後人。壹位偉人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想撥面條就是民族的。
在幾十年前,壹位同事曾以《香噴噴的撥刀面》為題寫過散文,發表於本地報刊上,家鄉的美食也因此聞名。
撥面條可是壹種美食。小時候,吃頓撥面條是壹個夢。因為那時候每口人壹年也就分十來斤蕎麥,平日裏不來客人誰家也舍不得吃。
蕎麥是壹種很有特色的植物,喜歡生長在沙質土壤中,生長期間降雨量不能超過200毫米,雨大了將停止生長,甚至是顆粒不收。我小時候最早學會的謎語就是關於蕎麥的:紅梗綠葉開白花,五方六月才種它。三塊小瓦,蓋個小房,裏面住著個白姑娘。這些,是蕎麥的真實寫照。但蕎麥由於生育期短,種植要求條件高,產量低,農民都不喜歡種。不過蕎麥面好吃,蕎麥皮是上等的枕頭填充物,特別是蕎麥面的撥面條兒,別有風味,農民為了嘗鮮還是要種的,如今在我家鄉的市場上,新鮮的蕎麥面1斤已經是4斤白面的價格了。
關於蕎麥的故事有好多,但我感覺“三片瓦”的故事更有趣。
相傳在很久以前,壹對貧苦的農民夫婦,住在壹間又低又窄的茅屋裏,茅屋上只蓋著三片瓦,所以人們都稱他們為“三片瓦家”。三片瓦家雖然窮,卻養了三個漂亮姑娘,大姑娘大麥,小姑娘小麥,二姑娘蕎麥。
大麥和小麥,高高興興地嫁給了兩個莊稼人,成家立業,男耕女織,日子過得熱火。只有二姑娘蕎麥,跟大姐小妹不壹樣,小姐的身子丫環的命,人懶,什麽活也不幹,什麽苦也吃不了,還愛吃香的穿好的,整天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喜歡頭上戴壹朵小白花。父母把她許給壹個叫“苦得”的莊稼漢。蕎麥嫌人家生得不體面,人老實,打心眼裏瞧不起。
村子裏有個壞小子叫“寒露”,終日遊手好閑,拈花惹草。壹日在地裏遇見蕎麥,甜言蜜語,勾勾搭搭,從此二人眉來眼去,暗中幽會。蕎麥學會了幾句詩文,就更看不起大姐小妹。父母壹提“苦得”,便頂撞父母。反正不願和“苦得”成親。
在“寒露”千方百計的勾引下,蕎麥姑娘懷孕了。這在當時可是天大的醜事。蕎麥急著跟“寒露”成親以遮醜。“寒露”卻說門不當、戶不對,丟了“蕎麥”另尋新歡。
蕎麥羞愧難言,不想活在人世。父母從中安慰,姐妹來勸說。蕎麥回心轉意,情願嫁給莊稼漢“苦得”。
偏巧那壹年天旱地裂,禾苗幹枯。急於出嫁的蕎麥,請媒人到“苦得”家求婚。媒人回來說,只要有壹線之途,也不娶蕎麥為妻。
蕎麥聽了此話,眼淚只好往肚裏流,知道都怪自己,是自作自受。再看大姐小妹,都是夫妻恩愛,自己失身“寒露”,身敗名裂。還有啥臉活在人世!不如壹死了事,就給“苦得”寫了絕命詩:
家住三片瓦,出身在貧家。小時愛穿紅,長大戴白花。書生寒露把我害,死後不怨爹和媽。
夜裏,蕎麥姑娘將詩藏在袖筒裏,朝著三片瓦的茅屋拜了又拜,來到白天“苦得”幹活的地方,長跪不起,嗚咽泣哭,吐血而死!
第二天,“苦得”來到地頭,看到蕎麥姑娘已經氣絕,在她的身體四周,長出了許多紅桿桿、綠葉葉、開白花的草。他可從來沒見過,以為是蕎麥變成的,所以把它叫作蕎麥。
“寒露”聽說蕎麥姑娘死在地頭,也念往日之情,跑去看望。他剛走到蕎麥跟前,那蕎麥結的黑籽就唰唰地落了下來。
從此以後,人們就把蕎麥當作莊稼來種,下種時間比谷子、玉米遲好多日子也沒關系。又不擇地、耐旱。但必須在寒露到來前收割,要不就落到了地裏。所以民間有“蕎麥不過寒露”的說法。
雖然蕎麥產量低,但經家鄉父老兄弟的精心耕種,每年都有壹個好收成,特別是用碾子碾出的蕎麥面,做出的撥面條有壹種特殊的地方風味。
撥面條做起來簡單。就是將碾子壓的蕎麥面用涼水和好後,在面板上趕成壹尺寬、壹寸厚的餅,用專用的撥面刀,擠壓切砍於滾開的沸水中,漂起就用筷子挑入碗中,拌鹵子食用。
蕎麥面撥面條清新可口,做鹵子的原料有好多種。但只有用農家大醬缸裏的紅鹹菜、加少許瘦肉做出的鹵子別有壹番風味。記得壹位省城來的客人第壹次吃撥面條,小夥子血氣方剛,爭強好勝,壹次吃了3大碗,邊吃邊叫好,結果壹下子撐著了,接下來3頓沒吃飯。
家鄉撥面條的美味,走到哪兒也忘不了!
家鄉美食隨筆2粘豆包是用黃米面等粘性面、豇豆或小豆等為餡做成的包子。
黃米又有大黃米、小黃米之分,大黃米是由黍子去皮而成;小黃米是壹種有粘性的谷子去皮而成。不論是大黃米還是小黃米,都必須淘洗後趁濕磨面,經發酵後做包子皮,近幾年城市出現豆沙餡的豆包,俗稱豆沙包。農村豇豆或小豆都是自家產的,很少有人買豆沙餡。
隨著社會進步、人口的遷移,在許多城市逐漸出現了白面皮的豆包,為了區分於饅頭,還用胭脂在上面點上紅點,餡也逐漸簡化,不用豆沙而直接將紅小豆煮熟,加糖,看起來,豆包餡壹粒粒的,很散的。
在我的老家,豆包叫粘豆包,但不叫豆餡包。
粘豆包與其他“包”的區別在“皮”的原料不同——粘。
粘豆包是壹種由粘米面制成的特色食品。先將黃、黏米淘洗幹凈,瀝幹水,用碾子磨成面,習慣叫“壓碾子”。那時農村沒電,更沒有磨面機,全屯只有幾盤公用的石碾子。說到壓碾子,不但花力氣,還要排隊,大人們常常沒等天亮就頂著星星、冒著嚴寒去搶頭班碾子了。
粘豆包是壹種特色美食。作為春節期間的民俗食品,深受農民的喜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已經是壹種地地道道的具有北方年味的特色食品了。
在我的家鄉,每年壹進臘月,家家戶戶都忙著蒸粘豆包,這是百姓壹年生活當中的大事,也是對忙碌壹年的壹個交待。粘豆包,借“年”的音,取意連年有余。特別是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前,因為那時北方不產細糧,每逢年節才供應壹二斤白面或大米,粘豆包就是鄉親們最奢侈的食品了。更是小孩們喜歡的美食。還在鍋裏蒸著的時候,就能聞到那誘人的香味。鍋壹打開,圍著鍋臺觀望的我們,見了那香噴噴的美食,早已垂涎欲滴。剛出鍋的粘豆包粘手粘牙,壹定不能著急吃。聽老人們講,鄰居二哥性子急,也是餓了的緣故,幹了壹天活,進屋時媽媽正掀鍋,忙著說:媽,這也太餓了。媽媽說:等壹會,涼了再吃,現在太熱。沒事,這麽大人了,還怕熱?給壹個吧!媽媽發了善心,起出壹個給了他,他接過來吹了壹下放嘴了,壹是二哥的嘴太大,二是老太太做的豆包太小,再加上豆包太粘,二哥嚼了壹下,燙得“嗷嗷”叫了起來,豆包太粘,將壹口牙牢牢地沾上了,也是嗓子眼兒太細,咽不下去,嘴裏填得太滿,吐不出來,牙在熱豆包裏的滋味可受不了。科學家說:牙是人體最硬的器官,但也是人體最怕熱的器官,待二哥將豆包從嘴裏吐出來,裏邊幾只大牙的神經都受損傷了。壹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繩。從那天開始,二哥再也不敢吃熱的了。現在想想,吃豆包蘸白糖,條件好的家庭再加點葷油,吃起來既甜又香,真是別具風味。
小時候,每當在外面玩耍累了、餓了,回到家裏,媽媽早就將豆包在鍋裏給熱好了,有時候手都來不及去洗,掀開鍋伸手就拿壹個,趁熱吃壹口,真的是香氣撲鼻,其香真的繞梁三日呢。
蒸粘豆包很麻煩,城裏人沒有大鐵鍋,更沒有既通氣又保溫的高粱稈鍋蓋,往往農村朋友過年前給送些去,都當美食收藏,吃著也會覺得特別香甜。
粘豆包的制作是有壹定規程的。先將淘洗好的黃米碾成面,用開水和面,發酵24小時以上。再將虹豆或紅小豆煮熟、搗爛,將面用手拍成薄餅,將搗爛的豆餡放在裏面,好好地團起來,粘豆包就包成了,再將秋天采摘晾曬的.蘇子葉,墊在下面,防止粘鍋。粘豆包蒸出來後,壹兩頓是吃不完的,要放在室外壹個大缸裏凍著,等正月家裏來了客人再拿出來重新上鍋蒸,味道壹點兒都不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市場上賣的粘豆包有粘高粱米面的,也有粘稻米面的。不論是哪種面的,吃著總沒有老家黃米面的感覺好。偶而走到市場上,看到那些農村大嫂樸實的打扮,和她們大嗓門兒的叫賣聲,就會想起當年,母親忙忙碌碌蒸粘豆包的身影,想到這些,年味就濃了。
家鄉美食隨筆3我的家鄉九臺市莽卡滿族鄉。座落在馬達山下松花江畔,這裏既沒有峰巒雄偉的高山,也沒有讓人心曠神怡的風景區,但它有遠近聞名、歷史悠久的地方特產——小雞燉蘑菇。
這道菜的做法是:先把雞肉切成壹塊塊,放入鍋內炒至發黃,放入適量的清水,再把蘑菇倒入鍋內,放入調料,弱火燉湯,。出鍋時,柔嫩湯甜,吃了讓人腦清目明,為之壹振……
這道菜老的少的都喜歡吃,當然我也不例外。記得有壹次,那是壹個寒風刺骨的冬天,媽媽買回了壹只雞和壹袋蘑菇,說要給我做小雞燉蘑菇,我聽了之後壹蹦三尺高。可遺憾的是,今天吃完了晚飯,明天爺爺過生日,只能吃生日蛋糕,只好等後天吃了。最後終於可以吃小雞燉蘑菇了。剛開始,只有壹股調料味但又過了壹會兒,湯的香味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的問媽媽:“怎麽還不好啊,我好餓呀!”但媽媽毫不理睬我,我只能回屋和爸爸看球賽了。不壹會兒,只聽媽媽大喊壹聲:“快來吃飯呀!”我和爸爸飛快地來到飯桌前。只見飯桌上擺著雪白的米飯、菜等,其中最吸引人的還是這小雞燉蘑菇了,我拿起筷子,夾起壹塊肉放到嘴裏嘗了壹下,頓時,我有壹種說不出的感受,那香味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
這道菜雖然沒有北京烤鴨那樣可口,但它畢竟是鄉村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鄉村人民最喜歡吃的壹道菜,以後不管我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會忘記這道家鄉特色菜。
家鄉美食隨筆4我的家鄉——清江——坐落於溫州樂清,它是壹個美麗富饒的沿海小鎮。我們家鄉的特色小吃像天上的星星,數不勝數。不過,要說最有名的,還是三鮮面。
據說,三鮮面原來只有三種配料:白蝦,蛤蜊,牡蠣。後來根據客人對口味的要求,商家又在原來的三鮮面裏加上其他壹些輔料或壹些特色海鮮,但是,三鮮面這個名字還是壹直保留了下來。噢,對了,悄悄告訴妳,只有我們清江的三鮮面才是正宗的!
我記得有壹家三鮮面館坐落在公園對面的小店附近。有些人,本是專程來買東西的,可經過面館,每每聞到面館裏飄出的三鮮面特有的香氣,總忍不住進去大吃壹頓。還有些遠方的客人,也專門趕過來吃咱們清江的三鮮面。去的多了,無論是誰都會發現,面館不小的店面每次都是“人滿為患”,兩名店主忙的不亦樂乎。可見大家對三鮮面的喜愛。
三鮮面不僅受人喜愛,做法也比較奇特。
首先準備:姜1小塊,雞蛋1個,小黃魚1條,蟶子,白蝦,鰻幹,蛤蜊,牡蠣,蔥,小青菜以及其他必要的配料。第壹步要做姜蛋。把姜洗凈,去皮,切片,壹半切末,壹半留著備用;雞蛋攪勻加入姜末,再攪勻,擱在壹旁。鍋裏放少許油,小火,煎姜蛋,煎好了拿出來備用。第二步,在鍋裏放油,加姜片,燒6成熱,放小黃魚,接著是鰻幹,煎的顏色有點黃了就放蟶子,姜蛋,老酒,糖。直接加水,再放入白蝦和適量鹽,水開了放面食,水再次開時加適量味精,放牡蠣,蔥葉,小青菜就可以出鍋了。壹口下去,第壹個感覺是燙,然後就嘗到了鮮,壹口面進肚,就馬上想再來壹口,哪管什麽“燙”!
呵呵,動心了吧?我們小鎮永遠歡迎妳的到來!
家鄉美食隨筆5我的家鄉博山是壹座歷史悠久的美麗小山城。博山人對飲食很講究,就是普通人家也不放過在逢年過節鋪張壹下。
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忙著置辦菜肴,攤雞蛋餅,做春卷、卷尖、蛋包;做豆腐箱、豆腐角、豆腐丸;剁肉陷做餃子……妳聽刀起刀落的聲音此起彼伏,響聲過後各種香氣便溢了出來,在空氣中彌漫著,飄著濃濃的年味。
但是最具博山特色的菜還是酥鍋,博山人幾乎家家都做。似乎不做個酥鍋就過不去年。臘月二十三空氣中便散發出酸裏帶甜的特殊氣味,那就是酥鍋。這壹天,我們全家齊動員,洗白菜、藕、海帶、蔥姜;炸魚、豆腐;還有雞、五花肉、豬蹄;配料有糖、醬油、醋、黃酒等,林林總總擺了壹大攤。爺爺是主廚,我是小工。爺爺先刷了壹個大砂鍋,在鍋底放上壹些筷子,說是怕糊。然後分層放上白菜蔥姜,剩下的東西分區擺放,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最關鍵的是配料的比例,爺爺小心的調好配料,然後又嘗了嘗,才放心地放進鍋裏。七八個小時後,酥鍋上桌了,不同區域裏的東西,就是不同的菜,那蘇軟酸甜的味道,真是別有壹番風味。
博山酥鍋屬於普通百姓,它平實淳樸,材料易得,風味獨特,怪不得博山人自豪地說:“吃了博山飯,圍著天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