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的傳統住房多以松木或樺木棟梁為房架,土坯或土垡為墻,裏外抹幾道黃泥,頂苫房草,二間、三間、五間不等。二間房以西屋為臥室,東屋為廚房;三間或五間的以中間壹間為廚房,兩邊的為居室。房子壹般都坐北朝南,註重采光,窗戶多是達斡爾族房屋的壹大特點。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東、北三面建有相連的三鋪大炕,俗稱“蔓子炕”。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達斡爾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設施。
達斡爾人的居室以西屋為貴。西屋又以南炕為上,多由長輩居住,兒子、兒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東屋,西炕則專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鋪葦席或毛氈等。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改善,磚瓦房正日益增多,不過,使用火炕等起居習俗仍深受達斡爾人的喜愛。 阿涅節,是達斡爾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從進入臘月開始,人們便開始為春節而忙碌,準備過年用的各種食品。
庫木勒節,庫木勒即柳蒿芽,野菜可食用。每年五月,成群結隊的達斡爾族男女老少,深懷感恩之心,興高采烈地去采集柳蒿芽並歡歌勁舞。舉行傳統的體育競賽,其樂融融。
抹黑節(闊德格·烏都日),正月十六為抹黑日,是達斡爾族傳統節日之壹,達斡爾族的“闊德格·烏都日”來源於達斡爾族春節,達斡爾族視同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節。 達斡爾人對男婚女嫁非常重視,形成了內容豐富、特色獨具的傳統婚姻習俗。壹夫壹妻制婚姻,在達斡爾族中產生很早,並壹直傳承到今天。歷史上,達斡爾族實行並不嚴格的族內婚,通婚範圍主要在本民族內部,即以異姓成員為通婚對象。後來,由於與鄂溫克族、蒙古族、滿族、鄂倫春族和漢族等民族長期相鄰而居,,同其他民族之間的通婚也得到允許。氏族外婚制度是達斡爾族婚姻習俗方面的又壹項基本制度。同壹哈拉(氏族)、莫昆(家族)的男女因為有血緣關系、為同壹父系祖先的後代而嚴格禁止互相通婚。為保持親戚間穩定的倫理關系,達斡爾人雖然允許部分有親屬關系的人通婚,但是要求雙方輩分必須相同,嚴格實行同輩婚。同時,入贅婚比較普遍。男人入贅女方後,所生子女仍屬父親的“哈拉”,女婿在嶽父家只從事勞動,並無繼承女方財產的權利。
新中國成立前,達斡爾族的封建禮教和道德觀念根深蒂固,父母包辦婚姻被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青年人沒有自行選擇配偶的權利,也不能進行自由的婚前社交活動。其傳統婚姻習俗,通常包括擇偶、定親、過禮、結婚等程序。人們選擇配偶講究年貌相當、門當戶對。在年齡方面要求男女雙方大致相近,男方與女方同歲或比女方大壹歲至三歲均可。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婚姻法》的頒布和實施,傳統婚俗中的封建包辦、買賣婚姻被徹底廢除,青年男女可以通過自由戀愛為自己選擇稱心如意的配偶。 達斡爾族傳統房屋建築的主要形式叫“雅曾格日”,是壹種起脊式的、土木結構的草正房。達斡爾族的草正房以兩間的居多,其次是三間的,住五間的較少。達斡爾人講究住屋與廚房分離布局的習尚。
如果是兩間房,則以西屋為居室,以東屋為廚房;如果是三間房,通常以中間屋為廚房,東西兩間住人。居室內南西北三面盤有相連的火炕,俗稱“彎字炕”。
達斡爾族家庭壹般不設火爐,秋冬季節防寒保暖靠火炕。達斡爾人在廚房北墻處,盤有壹個池式火炕,叫“額魯格”,用來幹燥糧食。達斡爾族的草正房舒適講究,寬敞明亮,堅固耐用,冬暖夏涼,以多窗著稱。壹座兩間的草正房,西屋南墻有三扇窗,西墻有兩扇窗,東屋房門兩側各有壹扇窗,***有七扇窗。
如果是三間的草正房,通常有窗十壹扇。窗多不僅擴大了采光面積,而且有利於空氣的流通,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天棚和四壁上面裝飾著雞、鳳、鵪鶉以及狩獵等各種圖案、剪紙,有的直接把雉羽、帶花絲的皮毛貼在墻上,作為點綴。 以敬老、互助和好客為佳風。對長者,無論是在路上行走,還是出入房門,青年人都要讓路;兒女外出歸來,要給老人請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歡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給老人或給老人留下壹部份。客人來訪,主人要遞煙、敬酒、端出奶制品熱情招持,若是貴客臨門,還要增加“瓦奇”(豬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無論誰家宰殺牲,都要選出好的肉分贈給鄰居和親友,狩獵或捕魚歸來,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壹份。家裏來了客人,即便生活貧困,也樂於設法款待。 悠久的漁獵生活,造就了達斡爾族獨具特色的民間體育,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體育活動,強化了達斡爾人的剽悍性格。在達斡爾族民間體育活動中,有適應狩獵生產和抵禦外來敵人的武裝鬥爭需要而興起的射箭運動;有摔跤、扳棍、頸力賽等極為普及的體育活動。
狩獵業曾經是達斡爾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產活動之壹。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達斡爾人積累了許多狩獵方面的知識與經驗,如下套子、設陷阱、放地箭、“打圍”、鷹獵等等。
20世紀初,在鉛子單響槍和鋼子步槍等現代化武器傳入達斡爾族地區之前,弓箭和紮槍是獵民們狩獵生產最主要的工具。這些工具原始、簡陋,命中率不高。為了保證人身安全、提高狩獵生產的效率,達斡爾人便逐漸摸索,形成了眾人集體圍獵,即“打圍”的狩獵生產方式。這種方式多以“哈拉”(氏族)為單位,由壹名經驗豐富的“阿圍達”(圍獵長)統壹指揮進行。具體方法就是參加圍獵的眾人按圓形分布,把預定的獵場包圍後,慢慢搜索前進,逐漸縮小包圍圈,最後將被圍困的貂、麅、鹿、野豬等動物射殺。 鷹獵 鷹獵是另外壹種非常有效的狩獵方式,多在雪後的清晨進行。屆時獵人腳跨駿馬,左臂托舉獵鷹,尋遊於雪野山林之中。發現野雞、野兔等小型禽鳥動物後,便令獵鷹迅速出擊,準確而有效。鷹獵的收獲量雖然不大,但它既是壹種生產勞動,又是壹項饒有風趣的體育娛樂活動,因而深受達斡爾人的喜愛。擁有壹只聰明伶俐、敏捷強悍的獵鷹也成為獵人的驕傲與自豪。 摔跤 阿西爾達斡爾民族自治鄉被人們譽為“摔跤之鄉”,新疆很多摔跤明星都是從這裏升起的。除摔跤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的活動外,勁力也是新疆達斡爾族群眾十分喜歡的壹項遊戲活動,因不受場地和用具的限制,常常是人們在茶余飯後或是節假日娛樂的項目之壹。 頸力比賽 頸力比賽達斡爾民間最常見的壹種體育娛樂項目。頸力比賽類似拔河,與藏族民間進行“押呷”比賽基本相同。由於使用器材簡單,場地隨意,娛樂性強,隨時都可以進行,因此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曲棍球 達斡爾族語稱曲棍球為“波列”,稱曲棍為“波依闊”。壹般已習慣“波依闊”即代表曲棍球運動。是壹項達斡爾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的體育項目,最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
曲棍球在達斡爾族民間有著悠久的歷史,數百年前便開始流傳於達斡爾族民間。據考證:早在遼代契丹人中,曾盛行與現代曲棍球十分相似的體育活動--波列,而“波列”就是達斡爾族現代的曲棍球。
新中國成立後,傳統的曲棍球運動在達斡爾族居住的城鄉得到了廣泛的開展,並被列為國家正式的體育比賽項目。1975年,莫力達瓦旗成立了以達斡爾族運動員為主的業余曲棍球隊,這是全國最早建立的縣級地方球隊,也是中國第壹支專業曲棍球隊。該曲棍球隊在全國性比賽中多次奪得冠軍。1982年,以達斡爾族球員為主力隊員的中國曲棍球隊,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壹屆亞洲杯曲棍球比賽中奪得第三名,在國際曲壇上第壹次升起五星紅旗,為中國爭得了榮譽。1989年,國家體委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命名為“曲棍球之鄉”。 飲食習慣
達斡爾族的早期農業主要是種植稷子、蕎麥、燕麥、大麥等早熟作物,故主食方面有米食和面食。米食以稷子米飯為主,分為兩種,壹種是把稷子用鍋蒸熟,炕幹後碾成米叫“敖蘇莫” ,是熟稷子米,飯粒大而不粘連,有糊香味,是達斡爾人的主要飯食。另壹種是直接碾成米叫“希基莫”,是生稷子米,顆粒較小稍有粘性,除作幹飯外可作粘粥,還可再壓成面作糕點。
面食主要是蕎麥面。蕎麥磨成面粉後,傳統的吃法是壓蕎面(饣合) (饣各)澆野味肉湯,是最佳飲食,還可以烙蘇子餡的蕎面餅。蕎麥磨成面粉,過籮留下的顆粒叫“尼基”,可做粘粥食用。蕎麥蒸熟炕幹後碾成米叫“阿勒莫”,可以作飯食。
從民國年間開始,達斡爾人從漢族農民學會了種谷子、玉米、小麥、黃豆等農作物。早熟低產 作物逐步減少,新的糧食品種不斷增多。達斡爾人主食品種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小米、玉米、大米、白面已成為主食,吃油餅、面條、饅頭、餃子等面食多了起來。傳統的稷子米、蕎面、燕麥、蘇子等成為稀少的食品。
達斡爾族的副食品有肉類、奶食品、蔬菜和采集食品等種類。
特色飲食
白菜沫(辣菜沫,達語:音訥森努咖),是用新鮮的白菜葉和鹽、青辣椒、芹菜、蒜、香菜等配料碾壓成沫,口感微辣、清香,可以當鹹菜吃,還可燉菜吃,吃面條可做鹵,用它可燉肉、燉豆腐、燉土豆。
白菜沫燉豆腐,是達斡爾族傳統的名菜,制作時把白菜葉和梗分開,菜葉做白菜沫、菜梗切後拌點辣椒淹鹹菜,也是達斡爾族傳統鹹菜,達語叫“克日切莫勒努哇”,即是鹹菜可以燉炒吃。
韭菜花,語叫“梭日斯”,即是可口的鹹菜,又是美味調料,是吃火鍋和肉類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柳蒿芽,達語叫“苦木勒”,是達斡爾族人民喜食的傳統裏菜之壹,“苦木勒”有明目、清胃熱、瀉肝火、利腎水之功能,味微苦,幼芽時鮮嫩清香,是壹道傳統的美味佳肴,野生天然純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