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過橋是什麽 壹種做法

過橋是什麽 壹種做法

過橋米線湯是用大骨、老母雞、雲南宣威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具有濃郁鮮香味的壹類高湯.

[編輯本段]過橋米線的由來

過橋米線源於滇南蒙自縣。

過橋米線已有壹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縣城外有壹湖心小島,壹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後來壹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壹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此法壹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壹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還有壹種說法是:傳說蒙自縣城的南湖舊的風景優美,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每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涼菜,身體日漸不支。其妻焦慮心疼,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癡如呆在壹旁看書。只好將飯菜取回重熱,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壹層雞油、加之陶土器皿傳熱不侍,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壹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後來不少都仿效她的這種創新烹制,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楊秀才從家到湖心亭要經過壹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麻辣鴨過橋米線

經過歷代滇味廚師不斷改進創新,"過橋米線"聲譽日著,享譽海內外,成為滇南的壹道著名小吃。

[編輯本段]過橋米線的做法

所屬菜系:滇菜

原 料:

雞胸脯、豬肚頭、豬腰子、烏魚肉、水發魷魚、油發魚肚、火腿、香菜、蔥頭、鵪鶉蛋、凈雞塊各20克 ,水發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蔥、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線200克。

制法:

1.把肉料分別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後漂涼裝盤;

2.其余各料另鍋焯水,漂涼後切段裝盤;

3.香菜、蔥切碎和油辣椒及燙過的米線壹同上桌;

4.雞油燒至7成熱時裝入碗中,倒入燒開的清湯,加調料上桌;

5.食時先將肉片燙至白色,下綠菜稍燙,再下米線,撒少許蔥花、香菜即成 。

再填補三種做法:

過橋米線的做法壹米線的原料

米線配料:

光肥母雞半只(約750克),光老鴨半只(約750克),豬筒子骨3根,豬脊肉、嫩雞脯肉、烏魚(黑魚)肉或水發魷魚各50克,豆腐皮1張,韭菜25克,蔥頭10克,味精1克,芝麻油5克,豬油或雞鴨油50克,芝麻辣椒油25克,精鹽1.5克,優質稻米400克,胡椒粉、芫荽、蔥花各少許。

制作過程:

1.將雞鴨去內臟洗凈,同洗凈的豬骨壹起入開水鍋中略焯,去除血汙,然後入鍋,加水2000克,燜燒3小時左右,至湯呈乳白色時,撈出雞鴨(雞鴨不宜煮得過爛,另作別用),取湯備用;

2.將生雞脯肉、豬脊肉分別切成薄至透明的片放在盤中,烏魚(或魷魚)肉切成薄片,用沸水稍煮後取出裝盤,豆腐皮用冷水浸軟切成絲,在沸水中燙2分鐘後,漂在冷水中待用,韭菜洗凈,用沸水燙熟,取出改刀待用,蔥頭、芫荽用水洗凈,切成0.5厘米長的小段,分別盛在小盤中;

3.稻米經浸泡、磨成細粉、蒸熟,壓成粉絲,再用沸水燙二三分鐘成形,最後用冷水漂洗米線,每碗用150克;

4.食用時,用高深的大碗,放入20克雞鴨肉,並將鍋中滾湯舀入碗內,加鹽、味精、胡椒粉、芝麻油、豬油或雞鴨油、芝麻辣椒油,使碗內保持較高的溫度,湯菜上桌後,先將雞肉、豬肉、魚片生片依次放入碗內,用筷子輕輕攪動即可燙熟,再將韭菜放入湯中,加蔥花、芫 荽,接著把米線陸續放入湯中,也可邊燙邊吃,各種肉片和韭菜可蘸著作料吃。

米線特點:

湯燙味美,肉片鮮嫩,口味清香,別具風味。

過橋米線的做法二

米線配料:花紅柳綠的米線

排骨300g,鮮雞1/2只,鮮鴨1/2只,雲南火腿100g,老姜1塊(50g),鹽2茶匙(10g),熟米線200g,鮮草魚80g,鮮豬裏脊80g,鵪鶉蛋1枚,韭菜30g,香蔥30g,榨菜30g,綠豆芽30g,鹽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

制作過程:

1.排骨、鮮雞、鮮鴨洗凈,斬成大塊,分別放入沸水,滾去血沫,撈出沖洗幹凈;

2.把上面材料和拍散的姜塊、雲南火腿壹同放入高壓鍋(或大砂鍋),加入約為固體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燒開,再轉為小火,煨制壹小時以上;

3.調入鹽,最後成品應該是濃濃白白的湯汁,表面飄著壹層明油;

4.將鮮草魚肉和鮮裏脊肉,分別切成極薄的肉片待用(為防表面變幹,可以先碼好,蒙上保鮮膜);

5.將沸騰的濃湯盛入保溫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鮮魚肉片、鮮裏脊肉片、綠豆芽、榨菜和韭菜,放入生鵪鶉蛋,放鹽和白胡椒粉;

6.放置2分鐘後,再放入沸水燙過的米線,撒上香蔥即可。

米線原料的制作方法

將大米倒入木桶,用涼水浸泡半小時,放掉水,控幹,將米碾成面,或用粉碎機將米粉碎成面。

將米面加涼水合成耙。水、面比例以和好後面耙表面能自然聚成平面為宜,面不成疙瘩,比和元宵面稀壹些。

將和好的耙送入米線壓榨機(舊法手工操作,使用十分笨重、龐大的壓米線器械)。

15分鐘後即成熟米線。將主線晾24小時,使之回生,用水浸泡散開。

制湯方法

將豬排骨斬馬,大骨斬斷,與雞、鴨、火腿壹同下鍋煮熟。先急火燒開,然後慢火煨煮,但不要把各種湯料煮化。火腿早些撈出,雞、鴨分別撈出,仍可作冷盤用料。大骨繼續煮熬,以敖出骨油,溶出鈣質。湯裏可放胡椒粉、味精、鹽巴。也可只放鹽巴。

鮮料制法:遠用淡水魚,以嫩無腥氣者為佳,洗凈,片成極薄的生魚片,與片切得薄如紙的生鮮裏脊片同擺在大盤內,將豆腐皮、玉米片(或鮮筍片)、水發木耳都洗凈改刀放入盤內,香菜、蔥切花(如用其它鮮靈小料如豌豆苗等均切小花)、熟芝麻,撒入湯碗內。

吃時米線、湯碗、鮮料分裝在三件餐具內壹劑上桌,把鮮料夾地熱湯碗(湯面必須有壹層封面油,湯溫較高)燙熟,再夾進米線配鮮料吃。

過橋米線的做法三

過橋米線的關鍵是在於壹碗湯,這碗湯的做法很講究,原料除了豬骨頭外,必須要用兩只壯母雞,壹只老鴨子。用三只壯母雞、兩只老鴨子是不行!這是多年來廚師積累下來的經驗,這樣燒出來的湯才鮮,而且壹定是老鴨子!

雞鴨都要現時宰殺,而且要把雞血留著,等到用猛火把豬骨和雞鴨煮上四五個小時後,把湯裏的所有東西撈出來,把雞血擠成碎塊放進湯裏,不停攪動,這時雞血會把湯裏的雜質凝在壹起,湯從乳白色變得清澈透亮。撈出沈澱物後再把豬骨放進去,用小火再慢慢燉壹兩個小時。

這壹道工序現在的過橋米線餐廳壹般都不用了,為了保證讓顧客看到自己的湯的確是豬骨和雞燉出來的,(好些湯裏也不用老鴨子了,都用清壹色的養雞場出產的飼料雞)湯的顏色故意要保持乳白色。要是乳白色色度不夠,把壹筒“餌塊”(也是雲南壹種用大米制成的食品)丟到湯裏,要多白就有多白。這是時下烹飪的秘訣之壹呀!

現在有壹些做過橋米線的以為湯裏面煮的東西越多,味道就也好,什麽魚肉、蝦仁米線火腿都放進去煮,這是不懂烹飪的人幹的,五味調和,就是要“調”,不是壹鍋燴,這樣煮出來的湯失去了過橋米線鮮香、爽口的特點。

[編輯本段]過橋米線的吃法及特點

吃法:過橋米線由湯、片和米線、佐料三部分組成。吃時用大磁碗壹只,先放熟雞油、味精、胡椒面,然後將雞、鴨、排骨、豬筒子骨等熬出的湯舀入碗內端上桌備用。此時滾湯被厚厚的壹層油蓋住不冒氣,但食客千萬不可先喝湯,以免燙傷。要先把鴿雞磕入碗內,接著把生魚片、生肉片、雞肉、豬肝、腰花、魷魚、海參、肚片等生的肉食依次放入,並用筷子輕輕撥動,好讓生肉燙熟。然後放入香料、叉燒等熟肉,再加入豌豆類、嫩韭菜、菠菜、豆腐皮、米線,最後加入醬油、辣子油。吃起來味道特別濃郁鮮美,營養非常豐富,常常令中外食客贊不絕口。過橋米線集中地體現了滇菜而豐盛的原料,精湛的技術和特殊的吃法,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豐盛的米線

特點:鮮嫩可口,別有風味。人們常說到雲南不吃過橋米線等於白去壹趟。過橋米線就是在煨好的雞湯中加入米線和其他食品的壹種獨特的吃法。初去雲南吃此小吃的人如不向別人請教會鬧出笑活:雞湯是滾燙的,由於表面有壹層雞油,壹點熱氣也沒有,初食者往往誤認為湯並不燙,直接用嘴去喝,這樣很容易燙傷嘴皮。因此,千萬不能用嘴直接去喝雞湯。在食用時應先食鵪鶉蛋,再食生片,趁湯是最高溫的時候將生片燙熟。有人不知其中奧妙,先燙蔬菜和米線,等到後來,湯的溫度下降,不可生食的食物也燙不熟了。過橋米線是嚴格進行分食的,每人面前生片、雞湯、蔬菜、米線各壹碗。這樣既衛生,又不至浪費。過橋米線在各類風味小吃中滋味獨特,品格高雅,可謂是各路傳統小吃之首。有人說“過橋米線”是中式西餐,值得大大提倡。米線營養豐富,食用簡便,深受國內外人士的歡迎。

過橋米線,以其制湯考究,吃法特異,滋味鮮甜清香,鹹淡相宜而成為雲南特有風味小吃。過橋米線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佐料做成。湯用肥雞、豬筒子骨等熬制,以清澈透亮為佳;將雞脯、豬裏脊、肝、腰花、鮮魚等切成薄片,擺入小碟;米線則以細白、有韌性者為好;同時備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嫩菠菜等。吃時,以大“海碗”盛湯,加味精、胡椒、熟雞油,湯滾油厚,碗中不冒壹絲熱氣。湯上桌後,將鴿蛋搕入碗內,繼將肉片氽入湯中,輕輕壹攪,霎時變得玉蘭片似的雪白、細嫩。然後放入鮮菜、米線,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便可食用。碗中紅白黃綠相交輝映,奇香沁人,使人胃口大開(註:壹般封頂的油為鵝油)!

[編輯本段]過橋米線館***享文化品牌

雲南米線的種類

雲南米線可分兩大類,壹類是大米經過發酵後磨粉制成的,俗稱“酸漿米線” 工藝復雜,生產周期長。特點:米線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傳統的制作方法。另壹類是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到機器中擠壓成型,靠摩擦的熱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稱為“幹漿米線”。幹漿米線曬幹後即為“幹米線”,方便攜帶和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幹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過橋米線的愛情

廣州石牌東就有壹家“正宗雲南過橋米線”,裏面有葫蘆絲的音樂,是“月光下的鳳尾竹”過橋米線的傳說,有傣族風格的壁掛,小姐都穿著有椰樹、棕櫚圖案的雲南風味的服裝,它墻上的廣告詞把過橋米線與愛情聯系起來,它的菜單上有壹種過橋米線叫“美滿”,壹切都與愛情絲絲入扣,除了溫度可能沒有170℃那麽威猛。可是顧客當中,壹家子團圓而來的大有人在,戀人聯袂而來的倒不多見,畢竟,過橋米線溫吞之下的熱力,只有家人之間才能體會到。而且,過橋米線的湯湯水水,只會破壞戀愛中人的情調,年輕人更喜歡壹起去吃哈根達斯,“愛她,就請她吃哈根達斯。”因為哈根達斯不需要細心地長期保溫,而需要速戰速決、以免融化,卻正與過橋米線相反。

過橋米線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8年5月9日 由昆明市政協常務副主席張建偉接待來訪的文史委員及文史專家,論題集中在昆明市建城千年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上,從接待現場獲悉,過橋米線已經列入昆明市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昆明市首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類項目。

過橋米線列入昆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何意義?昆明市文化館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部主任徐剛認為,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昆明經營過橋米線的企業來說,增加了壹個對外推介的品牌。過去,我們只知道昆明的過橋米線從蒙自傳入後,深受昆明人的歡迎,過橋米線的來歷中有趕考的傳說,但是對過橋米線的制作技藝和規範,研究還不足,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對過橋米線這壹昆明飲食文化背後的傳統技藝,要有更多的研究和規範,食客在吃下壹碗過橋米線的同時,也得到文化上的享受。而這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不歸某壹家過橋米線館獨有,它是昆明***有的品牌,曾經有方便過橋米線進入昆明壹說,如果是方便過橋米線要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壹品牌,那它必須經過保護機構的允許。

[編輯本段]傳說故事

據傳由過橋米線還引發了壹段外交上的故事。光緒年間,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俄方的招待酒會上,端給李鴻章壹盤冰激淩。因為室內溫度較高,冰激淩受熱散發出冷氣來。李鴻章以為是冰激淩熱得冒氣,就向冰激淩吹氣為其降溫。俄國佬見此哈哈大笑,弄得李鴻章十分尷尬,心中壹直耿耿於懷。不久俄國外交大臣回訪,李鴻章就請俄國使臣吃過橋米線。俄國使臣不知有詐,不見湯面上冒煙,以為這是壹種溫熱食品,俯身就喝湯。結果燙得使臣哇啦哇啦直叫喚。借此李鴻章才報了壹箭之仇。

  • 上一篇:走馬燈籠制作方法
  • 下一篇:邵氏電影(香港電影的傳奇巨頭)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