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庵,江蘇海門人,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海門市長樂鎮( 即今常樂鎮)。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創辦了我國第壹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供應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的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工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中國歷史上,經科舉入仕是無數文人士子朝思暮想並為之奮鬥壹生的目標,而狀元及第,更是科舉士人至上的榮譽。但晚清有壹位考取狀元的讀書人,卻毅然決然地走上了荊棘叢生的創辦實業之路,並最終成為近代中國著名的實業家。他,就是為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張謇。
狀元路坎坷的“四先生”
張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門民間稱他為“四先生”。張家世代務農,到張謇父親時,已置田二十余畝,並兼營糖坊。
壹日,張謇兄弟幾人正跟隨老師念書,老師忽見門外有人騎白馬走過,脫口而出:“人騎白馬門前過。”但壹時想不起下聯,便讓學生應對。三哥張詧搶著說:“兒牽青牛堤上行。”張謇卻沈吟道:“我踏金鰲海上來。”老師壹聽大喜過望,逢人便誇張謇誌向遠大。自那時起,張謇便成為家族的希望之星。
張謇從16歲錄取生員起至27歲,前後5次赴江寧府應江南鄉試(俗稱南闈)均未中試。直至33歲,才中取第二名舉人,俗稱“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聲名漸著,成為以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兼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清流集團著重延攬的對象。從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蔭等對張謇就有了提攜之意,在翁同龢的暗示下,清流黨人開始在禮部會試中暗中識別張謇的卷子,以便提拔。但諷刺的是,幾次都誤把他人卷子認作張謇而取中會元,於是,考運不佳的張謇,中舉後連續4次參加會試卻次次落第。直至他41歲那年再次應試。
這次,為防止再錯認試卷,翁同龢讓收卷官坐候張謇交卷,然後直接送到自己的手中。然後,他伏案評閱,馬上作出結論:“文氣甚老,字亦雅,非常手也。”與七位閱卷大臣磋商後,決定將張謇定為第壹名。
張謇以壹甲壹名的身份被引至乾清宮拜見光緒帝。當時,翁同龢還特地介紹:“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求才若渴的光緒帝非常高興,當庭欽點張謇為狀元,並授予六品翰林院修撰。
棄官從商的誘惑
1895年,中國有三個人各自做出自己壹生中最重要的選擇:康有為選擇了變法,孫中山選擇了革命,張謇選擇了實業,他們的終極目標都是救國。
歷經科舉考場26年的張謇終於考中狀元,取得了官員的身份。但令許多人不解的是,他卻並未借此在官場中尋求步步高升,而是轉而投身於創辦實業。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狀元辦廠堪稱令人驚異之舉,但對張謇而言卻決非偶然。數十年在科舉試場中的多次受挫,使張謇耗費了不知多少心血,同時也使其對功名利祿趨於淡泊。最後壹次應試純粹是出於孝道,其父隨後病逝,更使他感到“壹第之名,何補百年之恨;慰親之望,何如侍親之終”。由是之故,張謇對做官看得愈益輕淡。與此同時,張謇的經世致用與愛國救亡思想日趨強烈。甲午壹役中國慘敗於島國日本,深深刺激了張謇的愛國之心,仁人誌士紛紛呼籲“設廠自救”,發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以抵禦西方列強的擴張滲透。張謇的“實業救國”思想此時也逐漸形成,促使他毅然走上了創辦實業的道路。
值得壹提的是,張謇創辦實業與壹位重要人物有關,那就是洋務派幹將、當時的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張之洞。
當時,離甲午戰敗快壹年了,《馬關條約》也已簽定。《馬關條約》規定外國人可以在中國設廠,這對洋務派是個很大的刺激。張之洞決定捷足先登,自己辦廠,堵住日資的滲透。他開始加快在自己轄區的洋務運動,抓緊物色實業人才,而壹向務實的新科狀元張謇,自然是非常好的人選。於是,便在1895年的夏天,約張謇去江寧(南京)面談洋務。
接到邀請,作為新科狀元,談的又是洋務,張謇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動身上路了。早在1886年,張謇就在家鄉提倡蠶桑,還試制過高粱燒。與張之洞壹樣,他認為“中國要振興實業,還是要看讀書人能不能有作為!”
經過幾次長談,張謇對張之洞的主張很贊同,二張壹拍即合。暢談之余,張之洞正式邀請張謇“總理通海壹帶商務”。 這對正琢磨退出官場紛爭的張謇來說,無疑是壹個巨大的誘惑。經過壹番思想鬥爭,張謇最後還是決定冒壹次險。他對張之洞坦言:“世人都說書生只會空談,只會負氣,我偏要做出個樣子給人看看。但要辦實業,難免委屈自己,低身下人,就算‘舍身餵虎’吧!”
1895年12月,兩江總督張之洞正式委任張謇“總理通海壹帶商務”,這位南洋大臣終於將張謇拉上了經商之路。
因南通棉花“力韌絲長,冠絕亞洲”,棉紗銷路旺,張謇下決心先在通州辦棉紡廠。在唐家閘選定廠址後,張謇為紗廠取名“大生”。“大生”二字源自《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