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兩家作為中國的本土文化,壹剛壹柔,壹陰壹陽,壹社會壹自然,壹有為壹無為,壹責任壹解放,既對立又互補,***同鑄就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處世精神,匯成東方思想智慧的不竭源泉。
壹、人和社會與天和自然
對於人和社會,儒家思想講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而道家思想講的則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天和自然。
儒家思想的講求的是人道,孔子主張恢復到周,孟子主張恢復到堯舜,儒家主張用“德”來整治天下,達德以求道。而道家思想講求的是註重天道,老子主張恢復到原始氏族社會,用“道”來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於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終也落實到社會中來。正如《老子》壹書中,主要篇幅還是談論社會、政治與人生,有的還是直接談論社會政治與人生。最終也是要為社會、政治與人生求得天道觀方面的依據和指導。因而,道家對此的關註熱情與儒家是不相上下的。同時,道家成為儒家學說的互補。儒家思想關註的中心是人和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課題,但仍然對宇宙各種現象有自己的解釋,而且相信人間各種道德禮節都源於形而上的宇宙自然規律,而人則通過踐行這些道德禮節來達到天人合壹。
二、有為與無為
儒家的思想是“有”,道家思想則是“無”。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無”在後,二者的邏輯關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則,道家的“無”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同黑格爾觀點不同的是,儒家的“有”並不是由於缺乏規定性而自覺地轉化為“無”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於過多的規定性而需要用“無”來加以消解,以實現壹種歷史性的回歸。
儒家思想講的是入世的有為而治,而道家講的則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出世。但儒家的“有為”和道家的“無為”本質壹樣,都是主張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差別之處主要是立論針對的“時”的不同。壹個“時”是治世,壹個則是亂世。
儒家的“有為”表現在天下有道的時候,要積極有為。而所謂的“有為”,其實也就是“無為”,即“不得不為”或“無所為而為”,因為儒家的“有為”都是順應自然要求的“有為”,或是類比自然的“有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對這種“有為”的最好註釋。因為按照這句的意思,君子之所以自強不息,是由於“天行健”;君子之所以要厚德載物,是因為“地勢坤”,這就說明,君子之所以積極有為,並不是現代所謂的發揮“主觀能動性”,而是順應自然、循法天地而不得不然的舉動。
道家的“無為”表現在天下無道的時候,即亂世。所謂天下有道,就是天下大治;所謂天下無道,就是天下大亂。所謂的“無為”是不要“妄為”,就是不要增加人在自然大化中虛妄的行動,即追逐私欲、私利,從而破壞整體的和諧和***生,而要求人的壹切行為、價值都要順應和服從自然大化,與自然和諧,與群體和諧。道家思想的影響看起來似乎比較弱,但其實不然,這和道家總體秉持的無為思想有很大關系。歷史上很多儒生,很多官員上朝時用儒家壹套,而下朝後卻膜拜佛道兩家。黃老哲學,清靜無為也是很多中國人的秉性。道家是無為而無不為三、人的責任與人的解放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儒家思想對人的責任的主張,而道家思想講的則主要是政治渺小藝術永恒,重在追求人的解放。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是其講究綱常倫理的世俗性,也就是說其目的在於為世俗社會立壹個規矩,而道家思想的內核卻不在於此,道家思想更多的是壹種個人安身立命的理念。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聖外王之道。其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實有強烈的關切和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達則兼善天廠,窮則獨善其身,亦不與濁俗同流合汙,在生命與理想發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告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系網的圖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的奮鬥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相孺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其人生態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之情為最高目標。或院於山林,或陷於朗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誌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
漢代大儒董仲舒,援引陰陽五行學說建立了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神學體系。他不僅是壹個“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的宗天神學家,而且還是神仙方術的鼓吹者。不僅以神秘的陰陽五行學說附和儒家經義,還創造了祈天求雨、登壇作法,弄神作怪,簡直讓人分辨不出他到底是儒生還是道士。這典型的事例,正好說明儒道雖是不同的兩個思想文化流派,對立排斥只是—個方面,而更多的是相互依存、吸收和攝融的互補結構。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所表現的互補是哲學理論思維方面的互補。儒道互補從整體上影響了中國文化,使中國文化具有了與西方文化不同的長達兩千多年的人文主義精神傳統,並使中國文化帶有重人群之和和重自然之諧的特色,推動了中國文化向著內涵深厚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