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無袖披用,展如鳥翼,取神仙飛升之意。南朝宋代陸修靜定道服有披、褐兩種。披即披風類衣物,如講法師披於肩背的霞帔(繡雲霞花紋的短披風,已於元代之後消失),褐即今所說的道袍。
傳說在清政府的剃發易服中,有壹條是儒從而道釋不從,就是說普通百姓要隨滿族人的習俗剃發並著滿族服飾,而和尚道士可以不變,依然穿明朝時的服飾,所以有人就認為現在的僧袍和道袍都是漢族服飾的延續,其實這種認識是有誤區的。
滿清官方從來沒有過"十從十不從"之說,"儒從而道釋不從"更是無從談起,那些漢地僧人自是不用改易,他們早在五胡時代已經剃發易服了(五胡亂華以前,漢族政權禁止漢人剃度出家),並且佛教以袈裟、衲衣(又名"糞掃衣")為僧服,常服雖有海青、大褂這樣的漢服,卻並不被認為是僧服,而且漢服所承載的華夏文化(法天則地),對於僧服所傳遞的佛教文化(四大皆空),也沒有任何服飾起源歷史上的影響聯系。但是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唯壹帶有鮮明漢民族特征的宗教,不僅保留了漢族發髻,以及衣裳之制,並且認為,玄門是華夏之教,道經曰遂古之初,太上立教,傳道華夏,教我三皇五帝,法天則地,而制衣裳,使華夏之人服衣裳而明大道也,道教歷代聖真皆是華夏之人,不背祖宗之教,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故必得華夏衣冠而服之,道教道士又名曰黃冠道士,意即身著黃帝衣冠的有道之士。因此,我們要了解道佛兩教所存在的華夷之辨,豈能不問淵源而任意混為壹談,這其實就是對道教的民族屬性及其發展歷史的不尊重。道教法服源自中國衣冠,而佛教僧服源起印度,與華夏衣裳毫無關系,不能因為印度人民當年方便傳教,披上壹件漢衣,就能與道教壹同劃分成為漢族漢服的傳承者,而這也是對佛教教義及其發展歷史的不尊重。所以說,只有澄清佛道兩家不同衣冠制度的始由,才是對道佛兩教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
在明末山河破碎之際,道教作為漢衣冠的保留者,滿清異族並沒有放過之,下剃發易服令後,曾壹度逼迫道士也需剃光頭,否則還俗,還要燒毀宮觀,後來龍門派的王常月祖師,為保護教眾,延續道門,這才不得已穿上了混元巾、對襟馬褂以表示接受滿人的奴役,才延續了道教的教團組織和發服制度。直到今日,混元巾、對襟馬褂這兩種服飾,仍然穿著於國內外眾多道人的身上。但是,雖說混元巾出現在清代,究其制度仍舊屬於漢族道教的九巾之類,而對襟馬褂作為清代以後道士的常服,則帶有明顯的滿清遺風,猶如曾經風靡壹時的"唐裝"。然而,在道教戒律中規定,誦經法事不得穿這種馬褂常服進入殿堂,必須穿著交領右衽的大褂,才符合道教道士要體現出的威儀氣度,這種教規恰恰與佛教相反(和尚要穿著袈裟誦念作法),正好反映出兩種宗教從服飾文化上所體現出的不同的民族血緣,所以,不能因為道教有把異族服飾當做常服來穿,就把道士說成是滿族服飾的延續者,這對於漢族道教來說,就是利用那壹段民族屈辱歷史所進行的汙辱,等同於讓中國人耳聞日本右翼大聲宣耀曾經侵占奴役中國的歷史。
近代沿襲的道衣主要有:
①大褂,即長衫。藍色,袖長隨身,袖寬1尺4寸。
②道袍。藍色,采取傳統袍的款式,且有內擺,袖長隨身,袖寬2尺4寸或1尺8寸。
③戒衣。受戒時穿的衣服。黃色黑邊,袖長隨身,袖寬2尺4寸。
④對襟繡花洞衣。著道衣時下配燈籠褲,或穿其他褲加裹腿。
綜上所述,道教服飾與佛教服飾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屬性來源,中國道教是植根於漢民族的宗教,道士的道袍才是漢族服飾的真正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