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

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

鄂溫克族 “鄂溫克”,漢語譯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由於歷史上的遷徙和居住地區的分散,又互相隔絕,鄂溫克族在歷史上曾經有“通古斯”、“索倫”、“雅庫特”三個不同的稱謂。“通古斯”這壹名稱,最初是突厥族的雅庫特人稱呼鄰近的鄂溫克族人,又稱喀木尼堪、索倫別部。他們居住在陳巴爾虎旗壹帶,主要從事畜牧業。“索倫”是滿族對他們的稱呼,滿語“索倫”是“先鋒”、“射手”或“請來”之意。因為他們驍勇善戰,因此,義稱“打牲索倫”。他們居住在嫩江流域,主要從事農業和牧業。“雅庫特”是俄羅斯人對他們的稱呼,又稱“納米雅兒”。他們在居住的山林中飼養馴鹿,從事遊獵業。

 關於鄂溫克族的族源問題,仍是學術界探討的問題。根據考古學和人類學的研究,壹說鄂溫克族來源於貝加爾湖周圍的高山上。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銅、石器並用時代,鄂溫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貝加爾湖沿岸地區。從銅、石並用時代貝加爾湖沿岸居民的服裝和鄂溫克族服裝的附屬品——圍裙樣式的相似之處,可證實鄂溫克族及其文化來源於貝加爾湖壹帶,因此認為鄂溫克族的祖先是從拉瑪湖(即貝加爾湖)周圍的高山上起源的。另壹說認為。鄂溫克族源於黑龍江上遊石勒喀河壹帶。“那妹塔”氏族的薩滿敘述:鄂溫克族人“從石勒喀河的發源地出發,順著‘西沃哈特’山後的影子,經過黑龍江,我們祖先的根子,是在仙人柱(撮羅子)裏。總之,鄂溫克族的祖先大體分布於貝加爾湖周圍和以東地區,直至黑龍江中遊以北地區。

 鄂溫克族的祖先,從中國古代歷史上看,北魏(公元338年~公元534年)時在黑龍江流域出現的“失韋”,與鄂溫克“步行狩獵”部落有淵源關系。《魏書》卷100載:“失韋國在勿吉北千裏去洛六千裏。”(隋書》卷八十四載:室韋分“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但室韋、大宣室韋”等五部。室韋活動的範圍和方位,在《舊唐書·室韋傳》中記載:“東至黑水、西至突厥、南接契丹、北至於海。”這裏所說的海,就是貝加爾湖。“失韋”或“室韋”,包括了鄂溫克、錫伯、蒙古等族祖先的成分。室韋各部中與鄂溫克族來源關系較密切的是“北室韋”、“缽室韋”及“深末但室韋”三部。從鄂溫克族“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的自稱看,恰與“室韋”的含意相同。“室韋”即“石恢”’的音轉,蒙古語“森林”、“樹叢”之意;北室韋、缽室韋等部所分布的地區,即貝加爾湖以東、外興安嶺以南,與鄂溫克族16至17世紀以前生活的地域範圍是壹致的;北室韋、缽室韋和“鞠”等部落與鄂溫克族以前的風俗習慣壹樣,他們“射獵為生,食肉衣皮”,“用棟皮蓋屋”,人死後進行風葬,冬天下雪後“騎木而行”,使用滑雪板追擊野獸等。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米闊魯節和敖包會。奧米那楞、吉雅奇、米特爾節、火神節都是鄂溫克族的傳統宗教節日。後來,受達斡爾、滿、漢等族的影響,又傳入了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 鄂溫克族春節

 鄂溫克族的春節時間與漢族相同,鄂溫克人稱春節為“阿涅”,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大的節日之壹,從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開始,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為了過好春節,鄂溫克族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足夠的獸肉、魚、酒和米、面等年貨,趕制新衣、新鞋、新帽,將房屋的裏裏外外打掃得幹幹凈凈,張貼紅對聯、年畫和掛條,以求新的壹年裏豐衣足食、家族興旺。臘月二十三日送“火神”升天,這天日落後,各家開始祭火神,在竈坑裏燃起壹堆火,燒化火神像,同時燒壹塊麻糖和壹塊葷油,可使火神順利升天。,年三十(除夕)晚,家家門前點燃壹堆旺火,全家穿上新衣服,壹起燒香跪拜神祖,先拜老爺神,再拜祖宗神,鄂溫克人稱“敖卓日”,把各種神像壹並排開供奉,由家長領頭焚香、上供、磕頭。然後,晚輩要給長輩斟酒磕頭,長輩也為自己的晚輩祝福。薩滿在自己家裏舉辦跳神會,借助神靈祝福大家在新的壹年裏平平安安、大吉大利。祭完神祖後,全家人圍坐在壹起吃年飯,謂之“除夕夜裏吃得飽,壹年吃喝不會少”。除夕年飯是以手扒肉、水餃為主,喝酸奶粥,飲奶茶。除夕之夜多數人徹夜不眠,謂之守歲,認為這樣能在新的壹年裏精精神神、萬事如意。有的年輕人扮成假面人,鄂溫克人稱“德日勒達”,又稱“阿巴勒叠”(駝鳥),在午夜到各家拜年取樂。

 正月初壹清晨,每家院內堆壹雪堆,用哈達捆壹捆葦子立在雪堆上,再磕頭敬酒給神拜年,然後各家互相拜年。每到壹家先拜神祖,再跪拜長輩,各家要準備不少禮品和食品,以備給前來拜年者。拜年者上門後,不管人多人少鄂溫克族均要以餐接待,留下拜年人吃飯,飯必須是新做的,不能吃剩飯。這樣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節日期間,傳統的文化活動是歌舞活動。從大年初壹晚開始,人們就圍著簧火跳舞。男女老少手拉手圍成圓圈,從左向右轉動,步伐簡單,生動活潑,常常通宵達旦。正月初二、初三,鄂溫克族男子舉行騎馬、摔跤、拔河等項體育比賽,女子聚在壹起玩抓嘎拉哈遊戲。

 正月十五,鄂溫克族人要吃祭神的“阿木松”飯,是用大米或小米燜熟後加奶油和白糖做成的,主人同請來的親朋好友邊吃飯、邊喝酒、邊暢述友情,***享春節的歡樂。

鄂溫克族抹黑節

 正月十六為抹黑節,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這天日出時分,人們在自己的手心塗上用豆油拌的鍋底灰,相互抹黑臉,不過,父子之間、翁媳之間和哥哥弟媳之間不能抹黑。晚輩給長輩抹時,須先磕頭再抹黑。這天,包括老人和嬰兒在內,都要在臉上抹點黑,以圖吉利和消災避邪。

鄂溫克族奧米那楞

 奧米那楞,鄂溫克語,意為四月會,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屬宗教節日,每年的農歷四月初三舉行,歷時四至七天。

 節前,主祭薩滿在助手陪同下到各家各戶走轉。每到壹家要按太陽運行的方向繞氈房走三圈,邊唱邊敲。主人端壹碗牛奶往陪同人身上灑。家裏其他人則往他們身上灑酸奶,直至他們進氈房繞火堂三圈站到西南角為止,這時主婦將壹碗奶潑灑到氈房頂上。

 其次,新薩滿要到老薩滿家去學跳神壹星期左右,其間要殺壹只全體成員***獻的羊,向神樹塗血,眾人分食羊肉。

 節日當天,全宗族的男女老幼攜帶牛、羊、馬肉以及布、茶、糖、哈達等禮物,集會於主祭老薩滿家裏。其院中豎壹棵樺樹,屋裏立壹柳樹,兩樹之間系壹條麻繩,在樹枝與繩上掛滿了各種有色布條,作為給神的獻禮。儀式開始後,眾人在兩樹間的範圍內,用狗皮條繩圍住。主祭薩滿和陪祭薩滿***同跳神,人們隨著歌舞唱和。圍人的狗皮繩若需加長,是宗族人丁興旺的好兆頭;若用的繩子縮短,則預兆流行瘟疫。出現兇兆,薩滿就得宰牲招神去災。主祭薩滿和陪祭助手在跳神中,不斷向神靈祈求氏族興旺與庇佑。

 祭儀結束後,舉行騎射摔跤等體育文娛活動。

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每年農歷五月二十二日的米闊魯節,是壹年壹度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莫爾格河流域。米闊魯是鄂溫克語的音譯,意為慶豐收,這是牧民們統計當年增加了多少牲畜的意思。

 鄂溫克族為了歡度米闊魯節,在節日的前幾天,鄂溫克族人就開始置辦節日貨物,有的忙於宰羊,有的趕做奶制品,有的進城采購茶、酒、菜肴,有的則專門去邀請親朋好友壹起過節。

 節日這天,鄂溫克族人都穿著美麗鮮艷的鄂溫克民族服裝,和親朋好友壹起騎著馬、趕著車來到祭祀場參加慶祝活動。首先由巫師薩滿燒香點燈,誦經念咒,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禱告神靈,祈求消災免禍,保佑人畜平安。然後,進行套馬比賽,這是壹種比勇敢、機智、騎技、套技的體育活動。優秀騎手從四面八方趕來,聚集在比賽場上;比賽開始時,只聽得壹聲號令,幾十名身強力壯的年輕騎手歡呼著躍身上馬,像彈丸壹樣飛奔而出,揮舞著手中的套馬桿,飛快地追套烈馬,誰先套住烈馬,誰就獲勝。當烈馬被套住時,有的跳上馬背,有的拉住馬尾,有的緊握馬耳,剎那間將馬摔倒在地,從而拉開了剪馬鬃、剪馬尾、剪耳記、打烙印、拔除牲口壞牙等活動的序幕。

 這是節日中最重要的活動。為了順利圓滿地做好這件事,大家必須團結協作。節日這天,鄂溫克族牧民們起得很早,青壯年牧民從放牧營地的馬圈裏,按戶有次序地把兩歲的馬放倒,有的人剪鬃、割尾梢,有的割耳作記號。馬主人則在馬的後腿右側烙印。割下來的鬃尾和剪下來的耳塊由主人保存。對準備獻給巫師的馬進行剪耳時,主人要用木碗盛壹碗牛奶,從馬的兩耳中間壹直灑到馬尾,然後再把馬放進馬群裏。當馬的活兒幹完後,又開始給羊“割勢”和剪耳記。這時,老年人根據傳統習俗,要給自己的女兒、外甥、侄兒各送壹只母羊羔,以祝願他們將來牲畜興旺,擁有更多的羊群。每年的米闊魯節都是在充滿了相互幫助、團結協作的喜慶氣氛中進行的。

 當上述活動結束後,大家就到主人家的蒙古包中去吃酒席。按習慣,酒席壹般是先茶後酒。敬酒時,主人手捧壹個木盤,上放兩杯酒,從首席開始,依次敬客。敬完壹輪後,主人向幫助給羊“割勢“的人敬獻哈達,表示感謝,同時向大家宣布當年幼畜的數字。大家聽後,隨即向主人表示祝賀,祝牲畜興旺,來年烙印和“割勢”的數字更多。當這戶酒席快結束時,另壹家主人又邀請所有的人去他家宴飲。鄂溫克人有句俗話:“尊敬妳的人,他會不惜把甜美的酒獻給妳的。”

 入夜後,在壹望無際的遼闊大草原上,鄂溫克族人燃起篝火,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鄂溫克族青年男女以篝火為中心,圍成壹個圓圈,在悠揚的琴聲伴奏下,唱起嘹亮、豪放、富有草原特色的歌,跳起節奏鮮明、動作有力、舞步剛勁、舞姿優美、富有牧區生活情趣的鄂溫克舞。當姑娘們合著明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時,裙上的裝飾物有節奏地丁當作響,聽起來別有壹番情趣。青年們縱情歡笑,直到深夜。

 米闊魯節中的種種活動,既充分體現了鄂溫克族廣大牧民之間團結友愛、互惠互助的合作精神,又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鄂溫克人民敢於拼搏、善於角逐、精於騎射、長於套馬的民族特點,顯示出這個民族開朗豪放、朝氣蓬勃、充滿生命力的陽剛之美。

鄂溫克族敖包會

 敖包會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屬盛大的宗教節日。敖包,是壹種宗教信仰的象征物。鄂溫克族的每個氏族都有敖包,還有全族***同行祭的敖包。

 敖包會每年壹次,壹般在農歷四壹六月間選擇吉日舉行。此時,大地回春,風和日暖,草原水草豐茂,牛羊肥壯,條件很好。祭敖包時,要宰殺牛羊等牲畜,作為祭品。鄂溫克族壹般是先賽馬,賽馬多由中青年男子參加。賽馬驚險的動作往往顯示出高超的技藝,不斷地獲得四周各族群眾的歡呼喝彩。馬賽完畢,喇嘛們就在敖包前焚香燃燈、誦經、致祭。之後,再進行摔跤、歌舞等活動。

 鄂溫克族人認為,祭敖包就是祭山神,祭龍王。目的是祈禱它們保佑,消滅災難,風調雨順,人畜兩旺。

 至於敖包的來源有這樣的傳說,很早以前,壹個乘坐套騾子轎車的女人,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鄂溫克族的村莊,下轎後坐在村前嚎陶大哭,叫嚷不止。招致暴風驟雨,村裏人人心惶惶,不得安寧,冬季遍地冰雪,人們打冰洞取水,洞口忽然出現了壹個披頭散發的女人頭,嚇得人們慌忙而逃。此時,鵝毛大雪從天而降,村民們無不為之驚慌失措,因而請來九個喇嘛,念經誦咒。喇嘛們終於憑法力捉住了這個作怪的妖女,並把她的頭壓在了土堆及石塊下面。

 鄂溫克族人恐怕其日後再來興妖作怪,每逢路過,都要在上面壓塊石頭,以增加重量。每年四至六月,前往添石塊的人數最多,日積月累,便形成了敖包。

鄂溫克族吉雅奇

 “吉雅奇”是鄂溫克語,即祭牲畜神。祭吉雅奇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屬民間祭祀節日,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或六月牲畜肉滿膘肥時舉行。

 祭時,鄂溫克族以櫻子米或大米粥做成供品,盛在壹個口袋裏,然後在壹個方形氈子上,用各氏族種馬鬃尾,繡制壹男壹女兩個人形,分別放在口袋左右,進行祭拜。祭畢,由未出嫁的姑娘首先品嘗,隨後大家才能分享。

 鄂溫克族人認為,“吉雅奇”是牲畜神賜給的,祭化“吉雅奇”,是感謝牲畜神的恩賜,這樣才能使牲畜得以順利繁殖,興旺。

鄂溫克族米特爾節

 米特爾節是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人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十月二十六日舉行。

 鄂溫克族認為從即日起,天氣便壹天比壹天冷,甚至壹夜之間就可冰天雪地、寒氣逼人,瘦弱的動物隨時有凍死的危險。有羊群的鄂溫克族人,這壹天將種羊趕進羊群,並開始宰殺牛、羊,貯存凍肉準備過冬食物。出賣牲畜與否,均在此日決定,免得熬不過冬天造成損失。

 因為鄂溫克人民生活在大興安嶺壹帶,冬季嚴寒,放牧與狩獵的活動都非常困難,所以要做好壹切越冬的準備工作。農歷十月二十六日被看作是天氣由暖轉冷的起點,過米特爾節,表示鄂溫克族人對此節氣的重視。

鄂溫克族火神節

 崇拜火神,是鄂溫克族人崇拜自然界的具體表現。對鄂溫克人來說,火能將獸肉燒熟,火能給人們溫暖和光明,但火也會給人們造成痛苦和災難。因而,火便成為鄂溫克族人不可思議的現象,對火有神秘感,認為火是由神主宰的。鄂溫克族人傳說,火神是位老太婆,因為婦女每天要與火接觸,要用火燒飯、取暖等,所以鄂溫克人崇拜火神,均由婦女供奉。

 火神節在每年陰歷12月23日舉行。它來源於壹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鄂溫克族有個窮獵手上山打獵,在林中轉了壹天,什麽獵物都沒有捕到。傍晚,他感到又困又累,於是就在壹個山洞裏睡著了,沒想到這壹覺競睡了好多年。當他醒來時,發現獵槍把柄已腐朽,槍筒上也長滿了銹。他慢慢走出山洞,爬上壹座山崗,看到前面有兩座氈房。壹座前面擺滿了勒勒車,他心想這壹定是富人的家;另壹座破破爛爛的,他認定這必是窮人的家。於是獵人走進了窮人的氈房。窮牧人拿出奶茶招待他。獵人剛要喝,忽聽見氈房上有人說道:“我們窮人幾世代都忍受過來了,如今再也不能像等待宰殺的羔羊壹般了,壹定要連夜把貪得無厭的富人的牲畜都弄死不可。”

 獵人感到奇怪,因為這話語只有他聽得懂,而窮牧民壹點都不懂。他走出氈房,發現火神正站在氈房上。當天晚上,壹陣狂風刮來,鄂溫克族富人家的牲畜和勒勒車被吹得掉進泥沼或掉進鹽湖,而窮牧民家卻安然無恙。不久,草地還連連生長出許多肥美的綠草,窮牧民們逐漸地富了起來。獵人知道這是火神賜予他們的,於是就把那天的所見所聞,告訴了索倫的每戶人家。從那以後,索倫人家就開始崇敬火神。每當吃飯之前,都要先敬火神,並把每年的那壹天定為“火神節”。節日這天,鄂溫克族人要宰殺壹頭肥羊,把羊胸口上最好的壹塊肉及羊頭放在火上烤熟,然後敬獻給火神。

 鄂溫克族家家戶戶要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傍晚舉行祭祀火神儀式。每家用木根或劈好的木料交叉搭成壹個火架,在火架上面放置壹具塗有油脂的羊胸骨,在火架四周懸掛五色布條和點燃的石燈,火架正前方擺壹個供桌,上面放些供品。日落時分,各家婦人點燃火堆,開始祭祀火神,先將桌上的供酒、供品投入火中,然後全家人跪拜火神。

 鄂溫克人在日常生活中對火種極為敬重。接待客人時,主人要舉著火把出門迎接,主、客雙方在火把下請安問候,其意是讓火神作證,要心誠相待。就餐前,主人先向火裏扔進壹塊肉、倒壹杯酒,然後再向客人敬酒,客人也要先用酒敬過火神後,才能開始飲酒吃飯。

 鄂溫克人視火神為永不熄滅的神靈,無論如何不能熄滅火種。所以,鄂溫克人不管在什麽情況下,都竭力保護火種不熄。

鄂溫克族其他節日

 除了以上重點介紹的鄂溫克族的節日以外,鄂溫克族還有1月1日的aya ining(阿雅伊寧:長壽節),1月5日的bugakan ining(布咖康伊寧:萬神節)。2月2日的muduri ining(穆獨日伊寧節:龍擡頭節),這天他們都不幹活,不能動用任何勞動工具,包括刀槍等,否則會惹怒龍神而遭殃。3月3日是“歐沃伊寧”(祭熊節),這天他們將對熊骨進行祭祀活動。4月5日的shiwung ning(清明節),主要祭祀死去的先人,還要用菜、酒和乳制品、肉食品對先人亡靈進行祭奠。5月1日是ozhoor ining(敖卓爾伊寧:祖神節)。5月5日的muu ining(木伊寧,水神節),認為從這壹天起水有了生命,因此在此日天亮之前起床,以純凈的河水洗澡,洗去往日塵世帶來的汙垢及疾病,然後在頭上插白蒿來辟邪。6月6日的kumahan ining(庫瑪漢伊寧:馴鹿節),是鄂溫克族傳統節日之壹,屆時進行騎馴鹿、馴鹿車、套馴鹿比賽,吃馴鹿肉,喝馴鹿奶酒,做馴鹿皮毛制品交易,交流牧養馴鹿經驗,重新劃定各部族間的馴鹿牧場,商定雄性馴鹿的相互交換問題等。鄂溫克族的這壹傳統節日,在歷史上自然成為不同姓氏家族間定期相互交流牧養馴鹿經驗,以及加強不同部族間的往來和團結,加強民族認同意識的主要紐帶。而且,基本上以部族為單位舉辦或開展各種節慶活動。7月7日的baynacha ining(百納查伊寧:山神節),給山神磕拜。8月8日是布拉日寧(立秋節)。9月9日是mitegeng(米特根節:火神節)。10月10日是jiyachi ining(吉雅奇伊寧:幸運神節)。11月23日的miter ining(米特爾伊寧:小雪節),鄂溫克族認為從這天起天氣逐漸進入嚴寒,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自然存放凍肉及其他凍制品的好時期。所以,從這天開始,他們就宰殺過冬度春用的牛羊,以寒冷天氣自然冷凍形式,在倉庫或儲藏車裏儲存牛羊肉、凍餃子、凍蔬菜、凍水果等。還在這壹天決定冬季出賣的牲畜。也是在這壹天,鄂溫克族家家戶戶忙碌壹天後,各自擺上宴席慶賀小雪節的到來。有的牧場上,還要幾家合在壹起慶祝該節日,搞壹些唱歌跳舞等自我娛樂的活動。當然,那些有錢、牲畜多的牧場主,會搞規模更大的小雪節慶典,會邀請左鄰右舍或親朋好友來參加,到了晚上還要搞篝火晚宴,弄得也很熱鬧、很有節慶味道、很有節日氣氛。  不過,這些節日,同上面較為全面介紹的節日相比較,在鄂溫克族看來都屬於小型節日,其活動範圍或形式比較有限,壹般都在小規模或在親朋好友之間,以及在家庭範圍裏搞壹些象征性的慶典。

鄂溫克族的節日飲食

 鄂溫克族人主要吃肉類和乳制品,普遍喜歡飲奶茶。他們早晨習慣將煮好的磚茶放少許鹽,再加奶做成奶茶喝。奶茶是鄂溫克族人日常生活中的常備飲料。鄂溫克族的早飯和午飯是“喝茶”,加上自做的點心。鄂溫克族人重視晚飯並認作正餐,壹般是喝牛奶,吃肉面片、肉米粥。面片多用刀削,在梭子米中摻上點雲豆、肉絲、柳蒿菜煮成的粥,是很好吃的飯食。

 鄂溫克族人除吃面食外,主要吃鹿、麅子、野豬和熊的肉,還有水鴨、飛龍、烏雞。他們吃肉的方法很簡單,壹是煮,二是烤。他們喜歡吃“手扒肉”,把肉切成大塊,放在鍋裏煮到七八分熟,撈出後用刀切開,用手拿著蘸鹽面吃,這樣不僅好吃,面且很有營養。鄂溫克族人在野外狩獵時喜歡吃烤肉。獵人們常把獸肉切成條或片,用柳條和鐵棍串起來,放在火上烤熟後即可食用,烤熟的肉既嫩又可口。

 鄂溫克族人吃魚,喜歡用江水加點鹽清燉著吃。他們還喜歡吃各種野菜,把多種野菜混合加工制成小菜食用。把白菜葉、辣椒、青蒜摻合在壹起,用小磨碾壓粉碎,再拌鹽腌漬,具有鹹辣清香味,尤其在吃肉時加上這種作料,其味道更鮮美。

 鄂溫克族人常吃乳制品,每家都能制作上好的奶酪、奶皮、奶幹。婦女們把鮮奶盛到桶裏後放在風涼的地方,過壹段時間,奶變成膏狀,再將其剝離取出,便做成奶酪,即“額如木”,可塗在幹面食或點心上吃。如把奶酪加熱,便可熬出黃油和白油。他們把,“奶渣”叫作“俄都木”,把奶倒進鍋裏加熱,奶逐漸變成勃性碎塊,曬幹後即成奶渣。把奶渣拿出來抹上奶酪,可當點心吃,是鄂溫克族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

  • 上一篇:道家養生與中醫養生有什麽建議?
  • 下一篇:重視競爭與團結合作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的名言 諺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