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文安
鄌郚有山會,就是大型物資交流會,壹年三次,春季(3.24-3.26)夏季(6.19-6.21)秋季(9.29-10.3)。小時候,聽姐姐說趕山會去,我還真得以為去爬山,惹得家人哈哈大笑,到了集上才知道,山會就是集市,連著趕三天集,如此隆重,無疑是鄌郚的壹個盛會。
鄌郚地處交通要道,處在周邊城邑的中心點。北上濰縣七十裏,昌樂七十裏,西去臨朐城七十裏,東去安邱七十裏,南到蔣峪七十裏,從東至西百裏方圓惟此路貫通南北。遠在商周時即為古國萊夷都城,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在有大沂路縱貫南北,冶倫路縱橫東西,從歷史的深處走來,鄌郚壹直是北部沿海魚鹽進入魯南蘇北的主要通道,自古有“南鄌(郚)北都(昌)” 之稱,商貿發達,歷來繁華。
鄌郚大集逢四排九,期間有個小集, 是昌樂南部最大的集貿市場。偌大的市場占據了東西四條主大街,南北兩條主大街,商販密集,人來人往,比肩接踵,為整個集貿中心。菜市,布市,糧食市和雜貨攤子等都有固定區域,只有牲口市散落在三村交界的河灘上,早先趕集用小推車和地排車,肩挑車載,雲集而來,幾十裏的路程都是“大步顛”。
尤其到了山會,還不明天,商販們就陸陸續續從四面八方趕來。路途遠的總是提前趕到,在頭天就擺攤,就是貧戀鄌郚山會趕集人多買賣興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聚集效應,律動了貿易繁榮。
壹直以來,集上有好幾個飯攤專門提供餐飲服務,比較出名的就是北村老柴和俺自個家裏的二爺爺。基本處在集市中心地段,用長木板搭成幾排飯桌,簡易砌竈,通常是鍋裏燉著豬肉老湯,也就是朝天鍋,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壹大早趕來的商販,除了自帶幹糧的,就到攤上吃飯。來上碗老湯,再要上餅或餑餑,美美地吃上幾碗,吃食間妳壹言我壹語,談天說地,其樂也融融。在熙熙攘攘的情景下吃好喝好,特別有派場,有情調,露天吃食成了壹些老年人的至愛,有的要兩棋白酒,直到喝著舌頭發直,醉眼朦朦,就是圖個樂活,時光如此溫軟,壹派歌舞升平。還有挎著箢子在人群裏叫賣的,主要是火燒,饅頭和包子之類的面食,因為是流動在人群之中很受歡迎,賣包子的不忘提溜著熱壺,服務周全,壹邊添水壹邊看著客人吃,心裏樂開了花,客人們也吃的滿嘴流油,打著香咯。在那個年代,面食還不是家常便飯的時候,美其名曰“牙祭”,鄌郚的火燒和包子就是地方名吃,在九十年代,鄌郚火燒和辣疙瘩鹹菜壹度成為禮品,被送給來自青島的及遠方的朋友,特別地出彩,掙臉和拿得出門,由此可見,面食如此深入人心。
在長久的歲月裏,吃在生活中劃為重點。從小我就認知大集是鄌郚街的節日,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年節,這壹天,很多親戚來趕集,大多會上門過晌的,有吃有喝的日子真的與過節無異。尤其是山集這壹天,很多家裏上客的。饞貓鼻子長,走街過巷,到處飄著姜蔥烹鍋的香味。在缺鹽少油,粗糧淡飯的年代,伺候客人,其實簡單,也很莊重。那時候人情敦厚,情義無價,更多了份體諒和理解,客人也捎帶,很少空手來。不在於三核子二棗,條件稍好點的就多份心。雖經濟不發達,社會也短缺。客來客去的相處惟有實在,不在乎是韮菜煎雞蛋還是鵝蛋氽油炸果,都是盡力伺候,幸勿辜負,多了份禮讓謙和,閃耀最人性的光輝。家有客人來,不懂大人有多難,孩子們卻高興的象壹只快樂的小鳥,感到是壹件很值得炫耀的事,逢人就說,有什麽好吃的,到處偏了,有什麽好喝的,譬如“晌午吃得馉饳,裏面含有肉”,就是菠菜粉條子也惹人眼饞,讓人頓生羨慕。
鄌郚山集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集貿活動,時間長,流量大,很遠的客商趕過來安營紮寨,貨品琳瑯滿目,極大豐富,讓人目不暇接,叫賣聲不絕於耳。也有說書的,唱戲的也來湊熱鬧,最大的亮點是壹些大型馬戲團和歌舞團也來開場,整個山會有萬人之多,這般異彩紛呈高潮叠起,把鄌郚街變成了壹片沸騰的海洋。
莊戶人有個俗話說“勤掃天井,懶趕集,燒火瞅著鍋脖臍” “饞人出門,懶人趕集”,從認知上有了些偏見,但這些牢騷純屬無稽之談。那時候趕耍集的真得不多,家用置辦與集市千絲萬縷,除非是大閨女小夥子各懷心事,對我們這幫耍孩子,雖然摸摸口袋沒有幾個錢,恨不得壹天壹個集,我們通常會倆人壹檔,仨人壹夥的在集上亂竄悠,看熱鬧,哪裏人多往那邊去。通常有打骨板要小錢的,穿著拉塌,撓頭散發,扛著打狗棍,背著大布袋,挨著攤子要,壹分,二分不嫌多,給棵青菜也不嫌,大多是拿著牛骨板,搖得叮檔響,口著唱著詼諧有趣的《蓮花落》,我們就跟在後面起哄。還有賣老鼠藥的,我們也常圍在那裏聽民謠“壹毛錢不是錢,打不著油稱不著鹽,咬破根馬袋二三元”嘟嘟囔囔,有板有眼,壹韻到底。聽說有個沒錢過年的,用紅磚磨面子,攙了壹瓢棒棰粒子,當老鼠藥賣了不少錢,老鼠藥不能嘗嘗是真是假,究竟能藥死多少老鼠,天也不知道,反正是人家是壹瓢棒棰粒子過了個大肥肥的年。
? 鄌郚集有著好幾百年的歷史,見證了壹個小鎮的人文風情和歷史進程,壹直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也遲遲地走不出漫長的農耕歲月,人們樂此不疲,趕集上癮,小推車吱呀著好聽的歌謠。當閑適的時光倏爾遠去,時間像擰了發條壹樣,讓世界加快了節奏,隨後就是自行車盛行,摩托車風馳電掣,擁擠的集市壹下子從人山人海中掙脫出來。讓人們很是懷念舊時光,老味道。那些歲月裏的溫情,不斷切換的時光裏,攙雜著冷漠的際遇裏感到特別有溫度。
年年有山會,走在集市上,多了份悵然若失,那些工匠手藝人銷聲匿跡,說書的打骨板的不見了蹤影,九佬十八匠只剩下打鐵的在叮叮鐺鐺。諾大的市場已經演繹成壹個商品集散地 ,雖多了壹份繁華喧囂,卻少了許多盡享的體驗,不在意人影散亂,尤感匆匆時光,飛逝如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