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雞是雞肉的壹種做法。
缽缽雞可完全不是這個概念哦,缽缽雞是壹種小吃的形式,各種東西都可以做出來,放壹起涼了吃,串串香知道吧,就是壹串串跟燙火鍋差不多,缽缽雞的東西就是燙好了吃現成的。給妳上張圖片,看壹下,壹般妳要吃什麽就讓店主拿什麽,蔬菜和肉都有的.
口水雞
烹飪材料
湘味口水雞
烏皮土仔公雞1000克;油10克,白糖10克,芝麻醬10克,姜蒜汁30克,麻油30克,蔥花10克,料酒30克,熟白芝麻20克,熟油辣椒50克,紅醬油10克,熟花生末25克,醋10克,味精25克。
雞腿、黃瓜、紅油4勺、白糖2勺、醋2勺、生抽2勺、花椒油2勺、黃酒1勺、芝麻2勺、香花生壹小把、辣椒碎壹勺、香蔥末、姜末、味精1/4勺、鹽3克,冰水1/4杯。
烹飪方法
1、洗幹凈雞腿,去掉皮下脂肪,燒開鍋,先大火蒸5分鐘;
2、給雞腿翻個個,再大火蒸5分鐘,關火後繼續燜10分鐘;準備壹盆加冰塊和姜片的冰水,把雞肉泡進去,直到徹底變涼;
3、切些黃瓜段,調汁:紅油4勺、白糖2勺、醋2勺、生抽2勺、花椒油2勺、黃酒1勺、芝麻2勺、香花生壹小把、辣椒碎壹勺、香蔥末、姜末、味精1/4勺、鹽3克,冰水1/4杯混和均勻;
4、雞肉斬塊,把調好的汁澆在上面,拌勻後進冰箱冷藏30分鐘就可以吃了,辣辣麻麻的很好吃。
麻辣燙和缽缽雞的區別?目前分為兩個品類底料和調味但是不論紅油口味
藤椒
口味亦或是麻辣口味在全國範圍內都可以做到無地域化差別也就是說各地食客所品嘗到的味道都屬於正宗的(總部配送)
這只是壹種口味幾種菜品
缽缽雞
是壹種四川傳統名小吃,屬於
川菜系
。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加上多種調料的去骨雞片拌和而成。有皮脆肉嫩,麻辣鮮香,甜鹹適中的特色。吃奶湯面時配以缽缽雞,別具風格。1990年獲成都市個體名小吃優質獎,1991年被
成都市人民政府
命名為優質名小吃。
其實缽缽雞和米飯才是絕配
壹道“缽缽雞”聽名字就覺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瓷盆,運用了疊音詞方式起出的菜名別致而有親切感。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仿古罐中,密密插滿了竹簽,吃起來方便而趣致,浸在清可見底紅湯中的雞塊、藕片、土豆片被細細地穿在了竹簽上,蘸上店家精心調配的醬料,吃起來果然是別有壹番風味,顫巍巍竹簽尖綴著的雞肉在吸飽了湯汁之後,紅亮的湯汁順著雞塊緩緩滑落,芝麻的醇香混合著雞肉的辣味在舌間泛濫,雪嫩的藕片、滑而厚實的木耳,葷素搭配讓人忍不住壹串接著壹串。且菜品的營養均衡也符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
缽缽雞的特點:
1、來源於鄉村,其質樸的本質,完全不同以往的用餐方式,徹底顛覆了傳統串串只能燙食熱吃的方式,受到快節奏年輕壹族的普遍歡迎。
2、經營方便售賣靈活,可攤可店,也可流動售賣,不同與傳統餐飲的
經營模式
,沒有點菜的過程,食客沒有等餐的煩惱,不需要很多的的服務人員,口味選擇多,配套產品豐富。
3、食用方便,豐儉可控,缽缽雞的消費方便,根據個人所需按串取食,菜品相當豐富,可葷可素,可麻辣可清淡,葷菜素菜都是五毛壹串,人均消費從幾塊到十多塊不等,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價格還十分實惠。
4、產品采賣加工簡單,除了雞肉以外,各類時令鮮蔬,各種肉類都能當做缽缽雞的食材。根據實際銷售情況按需采買原料,菜品大多都是提前做好,沒有庫存的的壓力。
冷鍋串串
,又名麻辣燙(北方),又名串串香(南方)
可以說算是火鍋的壹種演變“串串”,屬於川菜系。冷鍋串串最早出現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的成都。四川成都壹些城鎮待業人員為了生計,就在壹些熱鬧的場所如商場、
電影院
、學校等附近擺攤經營“串串香”,所以屬於火鍋的壹種,但略有不同。
它是由各種蔬菜、肉食切成方便串起來的形狀,用做好的竹簽把這些菜品穿成壹串壹串,最後放入特制配方的鍋裏加工煮熟即可食用。食用時,可按自己的喜好添加
油碟
,醋碟等等。冷鍋串串因其方便實用且經濟美味的特性在市場上獲得了迅速發展,現今的冷鍋串串早已走出四川成都,成為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小吃。不過要註意,冷鍋串串雖然有“冷”字,但它是熱的,只是那口“鍋”是冷的。
麻辣燙實物圖片
紅油缽缽雞不用串串直接放入紅油湯料中可以嗎?可以,做法如下
第壹部分:高湯
雞_半只
老姜_大蔥
第二部分:香料湯
洋蔥_大蔥
香料(八角、大料、桂皮、香葉等)_郫縣豆瓣(紅油味)
大蒜_老姜
第三部分:醬汁
紅油醬汁:
熟油辣椒_3湯匙
芝麻香油_1勺
花椒油_1勺
花椒面_適量
白糖_適量
鹽_適量
白芝麻_適量
藤椒醬汁:
新鮮藤椒_適量
藤椒油_2勺
藤椒面_適量
青海椒(二斤條)_3個
小米辣_5個
蒜泥
鹽_適量
白糖_適量
白芝麻_適量
第四部分:配菜
肉類(雞翅、牛肉、圓子、千層肚、午餐肉、排骨等)
蔬菜(土豆、藕、青筍、豆皮、木耳等)
紅油/缽缽雞的做法
將半邊雞、大蔥、姜放入鍋中煮20分鐘,再關火燜10分鐘,把雞肉拿出,冷水沖涼,待雞肉放涼可以將雞肉切片,之後放入缽缽雞中壹起食用,剔下的骨頭可以放入鍋中小火繼續熬30分鐘,熬成高湯。
香料湯:缽缽雞香味的精髓!香料種類不限,有條件的話香料種類越多越好。
鍋中放油,將2勺郫縣豆瓣放入,小火炒制出色,切記小火,不能將豆瓣炒糊,加入剩余配料壹起入鍋炒制,炒香後加水熬20分鐘。
起鍋前加入少許白糖,用漏勺過濾出湯汁,湯汁放涼備用。
藤椒味香料湯就不用加郫縣豆瓣,其他步驟壹樣。
紅油醬汁:將用料清單中紅油醬汁的配料全部加入單獨的碗中備用。
藤椒醬汁:將青椒、小米辣,小蔥切圓段,小碗中加入蒜泥、藤椒油、藤椒粉、芝麻香油、鹽、白糖、熟芝麻。
起鍋熱油,小火將新鮮的藤椒倒入油中翻炒,熬制現成的藤椒油,直到藤椒味浸入油中關火,放涼靜置五分鐘,將上述所有配料混合。
湯底制作:根據菜的分量,加入3大勺雞湯,3大勺香料湯,倒入醬汁混合,可根據口味添加鹽,湯料味道壹定要重,這樣菜才能夠入味。
依次將素菜煮熟放涼備用。
依次將葷菜煮熟放涼備用。
雞皮和排骨我提前5個小時進行了腌制,加入了豆瓣、泡紅辣椒、辣椒油。妳們可以根據喜歡的味道進行腌制,肉類腌制後再煮會更好吃!
接下來就把肉和菜放入湯料中,30-60分鐘後再盡情的享受美味!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兩個味道都超好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__說下蘸碟,蘸碟也是缽缽雞成功的關鍵!辣椒面我用的六婆的辣椒面,裏面鹽和其他香料都已經加號不用再調味,花生碎要麻煩壹些但壹定不能少!提前在鍋裏炒熟去皮,再把它切成小粒或用搟面杖搟成細碎。
2__不喜歡吃太麻的朋友在制作藤椒油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新鮮藤椒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