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銅樂器之鄉在什麽地方

銅樂器之鄉在什麽地方

銅樂器之鄉在山西省長子縣。

山西省長子縣約在唐代貞觀年間即已開始制造樂器是,我國最早的響銅樂器產地之壹,享有“銅樂器之鄉”的美稱。

資料擴展:

廣泛流傳於西安城南、城東的壹種民間文化活動--銅樂。表演樂器大多為響銅式樂器,表演包括單面鼓、馬鑼、鐃鈸、雲鑼、勾鑼等主要樂器,在此之外還有梆子、小鑼、餃子、飛子等俗稱小八件的伴奏樂器。

長安銅樂,西安人常常又稱之為西安銅樂、蘇家夥。它流傳於中國陜西境內以古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壹帶,是民間優秀的傳統文化活動。

關於銅樂起源目前缺乏準確的文字記載,有壹說起源於鼓樂,盛唐時歌舞繁盛,李唐王室成員多在宮廷創制演奏樂曲,宮廷鼓樂流傳至民間後,對宮廷鼓樂所使用樂器進行壹定的精簡形成了便於民間表演的長安銅樂。

另壹說起源於秦腔打擊樂,秦腔在關中壹帶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前輩藝人在秦腔打擊樂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改良,形成了便於民間演奏的長安銅樂。

西安地區的鼓樂社和銅樂社都是活躍西安地區的民間社團。雖然不屬同壹樂種、演奏樂器不盡相同,鼓樂社以笙管笛為主另有特定的擊奏樂器;銅樂社則只使用擊奏樂器,但他們有同樣的活動場合、時間和內容。

比如都要參加民間廟會、古會、法會等朝山進香活動。鼓樂社與銅樂社各自具有獨特的藝術形態和表演形式,民間樂手之間遵循“長期***存、相互交叉、互惠互利、***同提高”的原則,傳承和發展各自的音樂形式。

農歷正月十三的寺坡關帝廟會、正月十五的大雁塔古廟會、二月二的東郊老洞藥王廟廟會、二月八的長安王曲都城隍廟都是長安銅樂積極參與的民俗活動。正如民間傳說所述:“隋末菩薩降火龍為民除害,唐初太宗定古會進香朝山”。由此可見,唐初的宮廷音樂以朝山進香的形式逐漸流傳到民間,被壹代代保留傳承下來。

  • 上一篇:金雞百花獎廈門地點
  • 下一篇:長期菲利普斯曲線與短期菲利普斯曲線的關系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