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社會,鈸是壹種持鐘樂器,也是中國古代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壹。它最初的功能是在軍隊中傳播命令。流行於商代晚期,用於周初。它是壹種銅制的圓形樂器,經常用鈸(bó)演奏。根據中國古代文獻的記載,學者們壹般將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的壹種青銅樂器稱為“náo”。其形狀以鐘形腔、葉形截面為特征,但大而寬,有許多凹口,少數為扁口,有與體腔相同的空心短柄,口沿外中部有方形或梯形突起,即右鼓。
鈸(náo)腔外表面紋飾較多,器身內外、柄外均有銘文。紋飾和銘文朝向柄的方向,說明鈸(náo)在使用時口是向上的。小鈸(náo)應該通過在短的中空手柄中敲擊木柄來制作。而大鈸(náo)用手握不方便,要插在座上敲。
根據其大小,鎓鹽可分為兩種類型:
1.小尺寸鋨
壹般身高在25 cm以下時,手柄以上的身體寬度大於長度。
河南、陜西出土的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鈸(náo)壹般都比較小。在商代晚期,鈸通常由幾塊大小相同的鈸組成,或稱為“編鈸”,其中以三塊壹組最為常見。
2.大鋨
嘴凹或扁,略凹。高大笨重,其身高多在30厘米以上,多在45-80厘米之間,體重多在14-90公斤之間。
迄今為止,最大的馬鐙(náo)於1983年6月在湖南省寧鄉縣月山鋪鄉龍泉村茶園發現,高103.5厘米,重221.5公斤。其次是湖南寧鄉老糧倉出土的獸面大鐙(náo),殘高84厘米,重154公斤。
目前這種大鐙(náo)在南方的湖南、浙江、廣西、福建、江西、江蘇等省都有,尤以湖南為甚。那是從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
說到鈸(náo)的作用,商周時期的鈸(náo)不僅用於軍隊,也用於祭祀和宴飲。殷墟傅浩墓出土的鈸有五套。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高數量的鈸(náo)組合,是壹種用於宮廷的樂器。
在北宋和遼朝,鈸被用於皇帝禮儀儀式的鼓樂中。當時佛教使用的銅鈸稱為鈸(náo)。
明清時期,鈸作為地方戲的伴奏樂器,清代李鬥在《揚州船籍誌》中有所記載;大鈸作為昆曲的伴奏樂器。
接下來筆者給大家介紹幾組銅鈸(náo)。
1.青銅鈸
銅鈸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商代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打擊樂器之壹。
名稱:銅鈸(náo)(3件)
時代:商朝晚期(約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1世紀)
尺寸:高10-15.3平方厘米,獸面青銅馬鐙(náo)
獸面銅鈸(náo)是商代的壹種樂器,形似鐘,體積較大,有壹個中空的短柄,可以裝壹個木柄。它來自陽信白沙六榮山村劉運山小學的地窖。使用時握柄,鈸口(náo)朝上,用木槌敲擊。3.西周時期的銅鈸
西周時期的青銅鈸是西周時期的文物。它高47厘米,碾磨室35厘米,寬21厘米,重47公斤。這是中國南方第壹件出土的鈸,鈸身上有突出的部分。其學名為汝鼎文,常見於各類青銅器中。4.上文祥錯
銅鈸是商代的壹種打擊樂器。1959年在湖南寧鄉縣老糧倉石鼓寨頂部出土。它高70厘米,寬46.2厘米,重67.25公斤,在碾磨室(Xi m: n)。顏色是棕色的,看起來像兩塊瓷磚在壹起。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這個náo片,敲擊時聲音很低,是比較大的壹個náo片。
“鈸(náo)”作為壹種樂器名稱,最早出現在《李周》中,《李周帝官顧仁》中有記載:“金鐲用於慶鼓,金鈸(náo)用於止鼓。”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鼓與金相互配合,傳遞的節奏使部隊或沖或爬,或攻或退。鼓聲是行進的信號。將軍們通過牧師告訴鼓手們他們自己的命令。如果他們進攻,他們會敲鼓,如果他們撤退,他們會敲鈸。“黃金會停下來,然後黃金會撤退。”所以有“響金退兵”之說。